《永恒的记忆与传承》
一一《无尽的哀思》读后感摘编
2020年清明前夕,我们编辑的《无尽的哀思一一烈属王布刚兄弟赴越扫墓侧记》(原文附后)一文刊出后,得到了广大读者高度的关注,同时引起了许多战友真切的回忆,读后纷纷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感悟和启迪人心的深思……他们之中,有的是当年的参战老兵,有的是资深新闻工作者,还有的是参战部队的后来人。
为了传承援越抗美的光荣历史,深入传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隆重纪念援越抗美五十五周年,我们特精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读后感呈现给广大读者,这些发自内心、极其生动、感人至深的感言,相信一定会引发更多读者更加强烈的共鸣!
何德来(原是解放军报社高级记者、广州记者站站长,大校军衔,当了二十多年的军事记者,参加过对越反击战,在收复南沙战役的前线采访过,多次荣立军功及获全国好新闻奖。)
《无尽的哀思》一文,很震撼。故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我也没有想到,越南有中国军人烈士陵园。也没有想到中国女军人在援越抗美战斗中献身。哀思我们的前辈,反思我们的历史。这是一篇值得博物馆、历史与军事文学研究部门收藏的文章。
欧阳干(湖南籍,1961年兵,原援越抗美部队第六支队34大队政治处干事,后任师组织科副科长、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政委,师政治部主任。)
我看了《无尽的哀思》一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把我的思绪立即拉回到半个世纪前战火纷飞的援越抗美战场。
奠边府,这个越南北方的战略重地,它给六支队官兵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三年多浴血奋战,我们六支队两百多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奠边府区域就牺牲了104位,可见美军对该地区狂轰滥炸的惨烈程度!
只有亲临战场并对烈士怀有无尽思念的深厚感情,才能写出如此真切感人的文章。长眠在奠边府烈士陵园的104位烈士,为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献出了年青宝贵的生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将永远活在中国和越南人民的心里。其中的湯芳琴烈士,建国前年仅十五岁就参军了,参加了解放战争多地多次战役,经受了战争的考验,是有功之臣。她本已转业到地方工作,一家人可以团聚过和平安稳的生活了。可是当祖国需要时,她毫不犹豫又重返部队,并再次被召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在医院已完成任务准备回国时,她又被组织上留下,并被派到更前沿更危险的奠边府执行救治伤病员工作。这种抛家舍口,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践行使命的崇高思想和精神境界,多么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啊!值得庆幸的是,汤芳琴烈士留下的革命后代都很优秀。她的几个儿子,身上涌动着父母不忘初心的血!母亲牺牲五十多年来,他们心里一直装着这位英雄的毌亲!他们兄弟从2012起,每年都带着亲人和母亲战友的深切之情去奠边府烈士陵园祭奠母亲以及与母亲安葬在一起的104位烈士。他们这种不忘母恩,崇敬英雄,继承先烈遗志的实际行动非常感人,值得所有革命后代学习!他们兄弟也替参加援越抗美战争的老兵和其他烈士亲人了却了心愿。我们十分感谢王布刚同志和他的兄弟!
援越抗美时我在34大队(62团)机关工作,离奠边府烈士陵园不远,每次到连队去,都要路过陵园,走到跟前时总要停下来,凝视着那一片坟茔,陷入无限的哀思。那时的陵园还没修整,只是用土堆起来的一个个坟茔,每个坟前立有一个简单的石碑,碑上刻有烈士的姓名、家庭地址和入伍及牺牲的时间。记得回国前不久,我和组织股长石周卿(已故)同志一起下连去,路过陵园时还合影留念了。我看到《哀思》的视频里现在的烈士陵园修缮得很好,每座坟茔都用混疑土浇筑得很整齐,墓碑也换成又大又好的了,非常坚固,百年不朽,这可能是中越双方有关部门携手所致。据赴越扫墓的战友说,越方还专门安排人看护陵园。作为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特别是铁道兵十三师的老兵看了以后,心里得到莫大安慰。
清明节即将来临,在今年全国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王布刚同志和其他烈属也不能去祭奠母亲和那104位烈士。我以此拙文表达对烈士的哀思,祈祷烈士在他乡异国安息!让我们永远铭记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关怀!同时祝愿王布刚同志及家人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全家幸福!
黄德煜(福建籍,1965年兵,原援越抗美部队第六支队34大队汽车连班长,后任排长,副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政治处副主任、主任,11师和13师合并后任54团政委。)
看毕《无尽的哀思》,我已老泪纵横,心绪难于平复……长眠于奠边府援越抗美烈士陵园104位烈士中,有两位是我并肩战斗的同班战友毕世凡、黎泉兴,他俩是同一天牺牲的。时间虽已跨越半个多世纪,但他们牺牲的情景我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我们六支队強建抢修12号公路期间,是三年多援越抗美最艰险的时期。12号公路是西线的重要战略通道,是美机轰炸的主要目标,1967年,我们团在奠边府十二号公路抢建时,我奉命带一个汽车班到三营驻勤、配合强建抢修。三营工地地形为“回头弯",是十二号公路进入老挝边界连接“胡志明小道”的关键地段,因此该区段成为美机狂轰烂炸旳重点目标。几乎每天美机都要来轰炸一两次,我们住的地方被轰炸过多次,头两次炸毁烧光我们住的房子(茅草房),第三次1967年7月23日,美机先炸中两台汽车,燃烧煙火冲天而上,美军以为炸到重点阵地了。那天轮番轰炸了一天,我们汽车班毕世凡和黎泉兴两位战友就是在轰炸中壮烈牺牲的,同时还有八位战友负伤;高炮630团以及我工程部队的高射机枪连队那天伤亡更为严重。就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我和未负伤的本班三位战友,与我们汽车连增派来的其战友一直坚持在三营驻勤数个月,紧密配合施工连队強建抢修,直到12号公路贯通。我们班被荣记三等功!
回忆起在部队的生活,尤其是援越抗美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援越抗美烈士永垂不朽!
铁道兵精神永放光芒!
卞泉江(浙江籍,1963年兵,历任班长、排长、干事、副股长等职,1980年转业地方机关工作,现任《战友故事会》主编)
看了晨钟写的《无尽的哀思》一文:震撼。1949年才十五六岁年轻姑娘踏上从军的道路,先后参加渡江、解放中南、挺进大西南等战役,6年以后复员到地方工作。1963年,再次应招入伍,由地方医院的护士长改为野战医院的军医,之后参加援越抗美,当完成任务准备回国时,她又奉命继续执行新的医疗救治任务,不幸牺牲,年仅33岁。美国的侵越战争,杀戳无辜,多少生命死于他们的炸弹、炮弹底下。一位位钢铁战士、一位位年轻生命在他们的屠刀底下结束了生命,一位已有3个儿子的母亲也血洒战场。不过,这位伟大的母亲顾国际大局抛小我,顾国家利益弃小家,真是可歌可泣,令人敬佩。她的三个儿子也不愧为英雄母亲的后代,2012年起每年赴越南奠边府扫墓,雷打不动,还为其他烈士捎上花圈,寄托哀思。这一桩桩、一幕幕动人故事,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孙家复(安徽籍,1965年兵,原援越抗美部队第六支队35大队参战老兵,历任战士、文化战士、文书,保密员,副指导员,师、团机关干事,51团干部股股长。)
《无尽的哀思一一烈属王布刚兄弟扫墓侧记》我连续看了数遍,作为一名援越老兵感触颇深,也引起我对往事的回眸。
1967年上半年曾随我所在的64团二营从巴丹到黄连山配属62团抢修遭敌机轰炸的道路,以保障道路畅通物资运输。有一天,出国部队汽车运输团一个车队因道路堵塞无法通行暴露目标,遭几批次敌机轮番轰炸,施工现场弹片乱石纷飞,硝烟弥漫。138医院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抢救伤员,白衣天使中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医护人员。我的战友、老乡六连司号员许昌友光荣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17岁。下半年部队转战12号线,我们借道6号线巡教到奠边府,沿途弹坑累累,越南老百姓男女老少齐上阵填弹坑让车队通行,拂晓到达奠边府葛寨岭连队驻地。说是驻地其实是一条荒芜人烟的山沟,白天砍树砍茅草盖营房,夜晩露宿在山坡上,地上铺上茅草,被子上盖一块塑料布,还要防毒蛇蚂蟥骚扰。白天敌机频繁轰炸,夜晚施工环境恶劣,战争惨烈,生活艰苦是和平环境下不可想象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时也寻找乐趣,比如在芭蕉林下留个影、留下青春的记忆,偶尔也品尝路边的芒果、荔枝以解思乡之愁。至今五十五年了我仍然怀念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逝者已矣,生者节哀,向战友们致敬问好!
张文革 (吉林籍,1978年兵,原铁道兵13师62团战士)
《无尽的哀思》一文,充分体现了王布刚三兄弟的思亲之情,也是对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援越抗美英烈们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更是对我铁十三师曾经英勇奋战壮举的再现!
《无尽的哀思》所附的视频虽无战场画面,但长眠于此的104位烈士,让我这位未曾经历战火的新兵真切地感受到当年援越抗美战场的残酷和我军官兵的视死如归、英勇顽强!
被王布刚情真意切的“思念曲”深深感染,真的是“想见音容空有泪,欲聆教诲杳无声”让人潸然泪下,愿援越抗美所有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作为原援越抗美的英雄部队——铁道兵第十三师的后来人,服役期间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但去年通过“福州地区援越抗美纪念园”,逐步加深了对这段鲜为人知史实的了解。也为自己曾经是这支英雄部队的一员、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但愿历史会永远铭记我们这支光荣的部队!铁道兵精神永载史册!
附:《无尽的哀思一一烈属王布刚兄弟赴越扫墓侧记》原文
2020年,是中国援越抗美部队入越五十五周年,原拟于清明期间组团赴越祭奠援越抗美烈士,因故未能如愿。“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值此古老肃穆的节日之际,谨以此文向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寄予深切的缅怀!
——题记
无尽的哀思
——烈属王布刚兄弟赴越扫墓侧记(附视频)
2019年清明,王布刚兄弟带着对母亲的万般思念,跨越千山万水连续第八年来到母亲战斗、牺牲地——越南奠边府祭拜魂牵梦绕的母亲。
奠边府,是越南北方的战略重地,是当年中国援越抗美部队第六支队在西线強建抢修12号战略公路美机重点轰炸的区域。奠边府援越抗美烈士陵园安葬着六支队在该区域牺牲的104位烈士,王布刚同志的母亲汤芳琴烈士就是其中之一。
汤芳琴,中共党员,原系援越抗美部队第六支队野战138医院军医,安徽省亳县人,1934年出生,1949年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渡江、解放中南、挺进大西南等战役。1955年复员至云南省红河州医院任妇产科护士长,后多次赴省级有关院校深造。1963年1月,因形势及部队工作需要,再次应招入伍,任原昆明军区138野战医院外科中尉军医。
1966年1月,汤芳琴随138野战医院第二野战医疗所秘密进驻越南黄连山地区,参加援越抗美战争。1967年6月,该所完成任务准备回国时,汤芳琴又奉命赴越南奠边府地区,配属138野战医院第一野战医疗所继续执行援越抗美的医疗救治任务,不幸于1967年7月21日壮烈牺牲,时年33岁。母亲牺牲时,王布刚才11岁。出于保密,多年后,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老军人爸爸,才告诉孩子们妈妈牺牲的地点。
由于路途遥远等诸多因素,少有烈属能如愿赴越祭奠他们的亲人,只能在家乡隔空遥托无尽的哀思。王布刚兄弟也是直到2012年才第一次来到这里扫墓,此后年年不断。自2014年起,王布刚每次赴越祭奠母亲时,都要事先自费定制一百多面直径40公分的小花圈,为与其母亲一起安葬在奠边府烈士陵园的每位烈士各献上一面,替其他亲人实地祭奠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烈士们。
清明时节的奠边府,早已荒草凄凄,偌大的援越抗美烈士陵园略显空旷和荒芜,一排排烈士墓冢贴在冰冷的异国土地上,是那样地肃穆而又苍凉。王布刚兄弟长跪在母亲墓前连连叩首,这“想见音容空有泪,欲聆教诲杳无声"的情状令人潸然泪下!祭拜完母亲,王布刚兄弟及家人又逐一为其他烈士上香、献花圈,此中情景,既令人肃然起敬,又有几多怆然。伴随着袅袅香风,王布刚用电吹管吹奏起思念曲,那低沉哀伤的曲音,仿佛是对母亲的声声哭唤,又似乎是对所有烈士英灵的无尽告慰……
供稿:原援越抗美部队第六支队34大队 晨钟(陈登辉 钟佩君)
2020年6月12日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