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刚过去,不少人选择了和家人一起走进电影院,其中不乏很多叫好又叫座的优秀影片。在精彩纷呈的国庆档影片中,中国式灾难救援片《峰爆》,持续引发了许多观众特别是基建人的情感共鸣。
《峰爆》电影画面
影片聚焦于一场史无前例的地质灾害。地震、地陷、泥石流接踵而至,云江县城中居住的16万人危在旦夕。在这一危急时刻,以小洪和老洪父子为代表的基建人挺身而出展开生死救援,他们直面困境,无所畏惧,甘于奉献,不怕牺牲,为了守护县城16万人的安危,甘愿选择炸毁承载了自己十年心血的隧道。整部影片向观众诠释了什么是铁道兵精神,什么是传承。
该片2021年9月17日在大陆上映,由朱一龙、黄志忠、陈数、焦俊艳领衔主演,百余名中国铁建建设者本色参演。
《峰爆》电影画面
这是一部浓缩了新时代铁道兵精神的影片,而作为铁道兵精神的继承人,该如何永续传承这样的精神内核?亲历者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为此,中国铁建地产西南公司在国庆期间特邀请在川的老铁道兵代表们,集体观看了电影《峰爆》。在他们眼前,荧幕闪烁,一格格胶片连接成的画面,虽是诉说现在,却追忆着昨天。
老铁道兵及家属合影留念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许多老铁道兵在影片结束后,纷纷手书一字一句写下了自己的感言。横竖撇捺、字句段章中,流露出那段火红岁月里的热血与信仰。
老铁道兵及家属看《峰爆》后写下观后感
原铁十师四十六团修理连钟大体说:“我作为一名铁道老兵,深深地为我们企业传承的铁道兵的红色基因而骄傲,也深深为企业员工代代传承、利民为本的无私奉献精神而自豪。”
原铁十师四十六团修理连钟大体手写观后感
参加过成昆线、襄渝线、青藏线建设的老铁道兵李兴友说:“我们退役军人,做到退役,不褪色,决心传承好红色基因,用铁道兵精神教育好下一代,努力走完幸福、美好的晚年而奋斗吧!”这是参加过成昆线、襄渝线、青藏线建设的老铁道兵李兴友观影后最大的感受。“在这样艰难困苦、恶劣的条件下,有了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加上部队首长经常以英雄为榜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那段关于铁道兵的历史
而不仅是老铁道兵,在电影《峰爆》上映之初,我们曾邀请网友们观看这部影片,之后引来许多网友的真情留言,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一位网友留言道:新时代铁道兵精神是“哪儿需要,我就去哪儿”的服从,“哪儿艰苦,我就上哪儿”的勇毅和“哪儿困难,我就攻哪儿”的专业!
还有一位网友这样说:我的父亲也是一名铁道兵,为国家为公司为家庭辛苦了一辈子,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向您致敬,向铁道兵致敬,你们是我的榜样!
……
网友后台关于《峰爆》的留言
在这些留言中,我们看到了对中国式英雄的理解,见证了铁建人的岁月情怀和基建人钢铁般的坚韧,也感受到了那个年代铁道兵战士的万丈豪情与不畏艰险,更看到了极限救援的中国力量……而这些所有的留言都可凝结为一句:生在中国,何其有幸。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而作为铁道兵精神的继承人,中国铁建地产西南公司也不例外。
从老铁道兵到新时代的中国铁建人,他们都在坚持不懈地走同一条路,曾经那条路泥泞坎坷,风雨兼程,但先辈们仍旧斗志昂扬,砥砺前行。如今这条路不复从前艰辛,但仍旧充满挑战与未知。这条路永无止境,是一条让国家、城市、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的路,新时代的中国铁建人也将持续践行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让美好生活的梦想一步步走入现实。
老铁道兵与新时代铁建人
在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我们仍旧需要带着对老一辈人的记忆,传承与发扬铁道兵精神,与祖国母亲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铁建地产西南公司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