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西十高铁陕西段天竺山一号隧道进、出口同时进洞施工。至此,该隧道进出口、一号横洞、二号横洞和斜井5个洞口全部进洞,标志着西十高铁全线I级高风险万米长隧——天竺山一号隧道施工全面开工,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天竺山一号隧道进洞施工
西十高铁陕西段桥隧占比为92.77%,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高,主要不良地质有岩溶与岩溶水、危岩落石、围岩失稳等。且线路穿过秦岭高中山区,地质环境敏感区众多,纵横交错且连片分布,地区降雨量相对较少,抗干扰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弱,自然恢复时间长,生态系统独特,森林防火要求高,隧道、桥梁施工废水处理要求高,在环保、水保等方面给施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西十高铁(陕西段)6标项目线路正线长20.717公里,其中天竺山一号隧道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全长14.742公里,穿越秦岭南麓低山区,最大埋深约690米,最浅埋深约40米,富有地下水、基岩裂隙水较发育,产生突涌水(泥)的可能性较大,洞身褶皱构造普遍发育,多处通过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和褶皱核部,岩体破碎,可能会出坍塌、变形等围岩失稳现象,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现场动员
据了解,隧道施工一般是从两头开挖对打,从进口和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于中部打通实现贯通。而在超过3000米的长大隧道施工中,为了缩短工期,通常选择在隧道的适当位置增设斜井,以此增加掘进工作面。
为保证天竺山一号隧道按照既定工期节点施工建设。该项目加大征拆力度,优化施组设计,明确人员分工,合理安排人材机的投入;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探测量,对隧道洞口周边环境、道路情况及水文地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优化施组设计和施工方案,针对围岩地质复杂情况,严格工序施工循环时间,狠抓工序衔接,为隧道进洞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准化建设的拌合站
“在天竺山一号隧道施工中,我们采用‘1平导+2横洞+1斜井’的辅助坑道模式施工,分10个作业面同步施工,根据施工计划,该隧道计划于2025年2月实现贯通。”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西十高铁沿线站点规划图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经商洛,终到湖北十堰市,陕西段设西安东、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等站,正线全长255.76公里,其中陕西省境内169.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后,对贯彻 “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长江中部城市群联系,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加快沿线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图:陈兰州 唐业堡)
来源:中铁十一局集团微信公众号
编辑:涓涓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