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国铁建在广州召开项目管理现场会。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五公司北碚项目群书面交流了管理经验,并被纳入中国铁建“项目群”管理模式试点。
在两年多时间里,北碚项目群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区域内项目数量由“1”裂变为“21”,在手任务由0.74亿元扩展到35.18亿元,人均年产值超过1400万元。
此前,集团公司官微发布报道《1个滚动21个,人均产值1400万,这个项目有点厉害!》引发热议,今天继续推出系列报道第二篇,一起探究项目群集约化管理的魅力。
近年来,围绕“稳增长、高质量”发展目标,中国铁建着力打造“品质铁建”,提出建设“五化”工程公司,要求深入贯彻“1234+”项目管理思路,提高项目创誉创效水平。五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前瞻性、战略性探索,对同一区域相近专业项目施行项目群集约化管理模式,在属地打造了北碚项目群,取得了突出成效。
创新模式,理念机制落实落细
在中国铁建的帮扶指导下,集团公司高度重视项目群模式改革探索,定期召开管理研讨会议,建立了集团公司、工程公司、项目群、分项目部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和研究保障机制,推动项目群模式探索走深走实,取得实际成效。
中国铁建运营管理部成本管理处处长城云到北碚项目群召开“项目群”集约化管理暨责任成本管理研讨会
集团公司稳握方向盘,负责统筹推进,五公司扮演“手术刀”,负责具体实施。通过对项目群模式的宏观政策研究,广泛调研,对建筑行业集群化管理的主要方向和思路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相继明确了项目群的管理模式、管理架构和各级职责,制定了考核兑现体系。
项目群责任成本管理课题中期评审会
在以“1+N”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管理架构下,项目群负责落实上级制定的相关规定,围绕上级下达各项指标,制定具体业务操作流程,总结了一套以“三统一、三集中”为特征的管理方法,在片区内“统一工程经济、统一施工标准、统一管理流程”,实现“人员、资金、设备物资”的集中管控。
项目群团队高度重视“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编制《项目群集约化管理办法》《项目群集约化管理指导手册》,全面理顺各种关系,理清“责、权、利”问题。分项目属于执行层,负责落实工程公司、项目群各项管理决策和下达的生产管控指标,对现场进度、安全、质量全面负责,承担主体责任,同时落实责任成本管理对应职责,联合项目群开展各类变更、设计优化等工作。
初见成效,属地市场创誉创效
经过近两年的积极探索,项目群集约化管理模式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当地政府的“双晒”“飞检”和系统内部历次大型观摩中,该团队均获得高度赞誉,收获多封表扬信,并多次在区政府会议上被点名表扬,“现场保市场”成效显著。短短两年多时间,在北碚市场从1个7500万元项目起步,裂变为21个项目、35亿在建规模,涉及市政、房建、生态环保等多个业务板块,在“家门口”真正实现以干促揽、滚动发展,受到广泛认可。
建设完成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
同时,该团队充分发挥集群化管理优势,摸索出了一套以“前期介入为主、后期方案优化为辅”的EPC项目二、三次经营工作流程。目前业主已批复或入蓝图21项,方案优化32项,为项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以预控管理为核心,通过压缩间接费成本、经济方案比选、加快生产资源周转调配等手段,目前完工的纵一路项目实现预期收益率,未完工程预计均能完成责任预算指标。
建设完成的缙云山北泉村迁建房全景图
在“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高效管理下,该团队历练了一批优秀人才,现有管理员工76人,2021年计划完成产值12.45亿元,截至11月底累计完成产值11.7亿元,占全年计划指标93%,预计人均年产值将超过1500万元,全年间接费指标将控制在1.5%左右。
紧跟趋势,模式探索走深走实
今年9月,中国铁建新兴产业、新兴业务发展推进会在重庆北碚召开,“专精特新”成为系统内热词。
在集团公司与五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该团队紧盯“活”字,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聚焦做强市政、房建传统业务板块,大力攻坚生态环保、新基建等“专精特新”业务。
近两年来,在新兴产业板块,他们高标准实施了缙云山生态修复、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北碚区首座智能立体停车楼等工程,展现了铁建品质,赢得了属地政府肯定。
修复治理后的缙云山黛湖开门迎客
在重庆主城“绿肺”缙云山生态修复工程中,他们从污染防治、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等多方面施策,将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进行建设,相继实施了缙云山黛湖、生态环道示范段等工程,助力北碚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示范基地。
即将交付使用的重庆北碚首座智能停车楼
同时,他们还积极推进项目群模式下相关经济产业的探索,针对集中度较高、效益较好的工厂化生产资源,自建或参股集中加工厂、商混站、预制场、苗圃基地等,提高经济效益。
知之俞明,行之俞笃,项目群模式探索的道路任重道远。该团队将持续探索和细化,不断总结管理成效和不足,强化资源整合,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项目责任成本目标管控效果,实现项目群整体效益最大化,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经验。 (米超)
来源: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微信公众号
编辑:涓涓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