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悦 张思戬 马云鹤 李梦梦 宋欢 史晓啸
老兵走基层看发展
当年意气风发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
转眼一甲子
古稀之年再聚首
赓续红色基因,襄助企业发展
为丰富离退休老同志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改革发展的新面貌、新气象,9月24日至28日,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举办“老兵走基层看发展”活动,重温工地生活、感悟企业变化。集团公司主管亲自安排、高度重视,集团公司工会和机关党委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大盾构公司积极配合、周密安排,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活动中,有36名退休老同志、老铁道兵报名参加,他们分为3个小组,分别到北京东六环、南京建宁西路隧道、杭州艮山东路隧道3个重点大盾构项目施工现场观摩,并到当地的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等教育基地参观。
短暂却又充实的参观学习、科普教育,与熟悉工地生活之间的阔别重逢、再次重温,震撼而深刻的心灵洗礼、精神碰撞……
老铁道兵一行从党史中重温永不忘却的初心,感悟历久弥新的精神以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在深入了解大盾构发展史中,感受着盾构施工工艺的更新与发展,感慨着中铁十四局在新时期转型升级的艰辛历程和大盾构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希冀着新一代铁兵传人不忘初心,推动中铁十四局未来发展更美好。
“这次的活动真是让人难忘!脱下军装还是一个兵,军人的优秀品质和爱国爱企情怀将会伴随我一生”“离开企业再回到企业,看到企业发展这么多新变化,非常骄傲”……活动结束后,老兵们纷纷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积极发挥老同志的余热作用,将继续永葆初心,为国家、为中铁十四局做贡献!一位老同志由衷得感慨道,“前后五天时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对退休职工的关怀和爱护,切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目睹到了企业的风采,我们大家一致认为不枉此行,集团公司就是我们的家。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走基层看发展,祝福集团公司步步登高,天天都有新气象!”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企业的发展,饱含着老同志们的心血汗水和无私奉献。当前,集团公司正向“行业一流”的目标奋力前进,更需要老同志们的鼓舞和指引,集团公司将把“走基层看发展”活动作为常态化工作,搭建老同志们为企业传经送宝、建言献策的桥梁和纽带,助力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传承之旅
在各片区参加活动的老铁道兵们,走进大盾构公司南京总部,走进北京东六环、南京建宁西路、杭州艮山东路3项大盾构项目施工现场,参观阔别已久的工地,感受这里熟悉的气息,了解智能化管理设施和装备等加持的隧道施工全新工艺,回首过去的峥嵘岁月,感叹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
参观大盾构公司总部及建宁西路过江隧道
在南京,11位老铁道兵一行人来到大盾构公司总部参观,并走进大盾构科技馆、智慧管控中心,深入了解大盾构发展历程和现状。
大盾构科技馆是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交通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全国首家大盾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下,他们深入了解大盾构科技馆陈列板块内容、盾构智慧管控中心的构建思路和运营功能,全面了解了大盾构公司发展现状以及大盾构施工水平、业绩领域、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成果荣誉。参观过程中,大家对现代化盾构施工工艺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智慧化工地的创新管理理念和落地推进赞不绝口。
参观大盾构科技馆
参观盾构智慧管控中心
参观结束后,一行人来到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会上,大盾构公司针对公司的发展情况、发展成果以及战略规划和远期目标等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听取汇报后,各位铁道兵与大盾构公司员工进行了交流并为大盾构公司发展建言献策。
在公司总部开展座谈交流
大家表示,来到大盾构公司亲切感油然而生,此次参观感到非常高兴、非常震撼和非常值得,并对大盾构事业未来的发展万分期待。从公司总部到项目部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和过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为之振奋。
会上,老领导张衍海即兴写了一首诗来分享此行的感受,引得全场在座的新、老员工共鸣。
现 场 抒 怀
诗/张衍海
这里再也听不到
大锤敲击钢钎的声音,
更没有爆破和烟尘。
但无论岩层多么坚固,
不管地质多么险峻,
都挡不住
随时代而来的
一种全新的掘进!
盾构
这个出生不久的词汇,
以穿江钻山之势,
显示它的威风凛凛。
一往无前
像极了我们这支队伍,
我们的气概,
我们的精神!
刀具拥有的性格,
必当锋利坚韧。
这一定是一种遗传
老铁的敢打敢拼;
与往不同的是
一次成型,
管片如鳞,
构成隧道之盾。
我们这些老兵退了,
却时常听到佳音
一支新军以大盾构命名,
纵横千里,
叱咤风云。
这些熟悉而豪迈的来者,
盾构作笔,
书写着崭新的青春。
我们为之喝彩,
我们应邀走近。
有一腔祝愿不说,
因历历在目,
已然句句入心
向深开掘,
朝前挺进,
做勇当先锋的大盾构人!
老领导顾忠久在交流时指出,各位青年员工要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找准个人成长进步的动力源;珍惜个人岗位,办事把握底线,要有所作为。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学习找准结合点,坚持永远跟党走,坚定信念,学好党史,发扬奉献和开拓的精神,让青春与大盾构精品结合,同步闪光;二是工作抓住落脚点,公司发展要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会前,一行人来到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隧道项目部,走进项目部展示厅及办公区、生活区进行参观。干净整洁的办公与生活环境,精细化、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的施工现场让大家耳目一新。
走进隧道内部了解盾构施工工艺
参观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
在北京,11位老铁道兵们来到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部,在安全质量监控中心观看了集团公司、大盾构公司宣传片以及工程施工延时纪录片,对东六环改造工程的工程概况、优势特点以及施工进展有了深入了解。随后深入地下33米的隧道内,来到盾构掘进掌子面,实地察看了隧道内安全文明施工、盾构掘进管控与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目前的运行状态。参观结束后,老铁道兵们在会议室与项目青年职工一起召开了座谈交流会。
走进隧道施工现场了解掘进情况
交流会上,老铁道兵们分享了参观心得体会和感受,生动地讲述了过去在科学技术落后、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靠一锤一钎,在崇山峻岭之间修建工程的艰辛。如今,盾构施工技术突飞猛进、施工装备智能专业、操作程序规范科学、项目管理科学严谨,令他们兴奋不已,对中铁十四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连连称赞。最后,他们还寄语年轻职工,一定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传承铁道兵精神,弘扬铁道兵文化,尽快进入角色,投入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世界一流大盾构企业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杭州艮山东路过江隧道
在杭州,14位老铁道兵走进杭州艮山东路过江隧道工程,深入施工现场观摩,并在会议室聆听关于工程概况、先进设备和技术、目前进展及项目全面建设情况、所获荣誉等相关情况的介绍。
座谈会上,老兵们感谢大盾构公司杭州片区的热情接待,并表示,通过“重温工地生活,感受企业发展”主题活动,既让老兵们缅怀已经远逝了的战斗过的青春岁月,也切身感受到铁道兵点燃的熊熊火炬在新时代传承光大,更是亲眼目睹祖国地下隧道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
走进工地了解施工进展情况
项目职工们表示,铁道兵精神是企业的“根”与“魂”,要以铁道兵为荣,以铁道兵为号,坚定不移地将铁道兵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作为“新铁军”,要带着“想不想”“能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盾构事业的发展之问,自我加压、抢抓机遇,奋勇争先、砥砺奋进,高质量完成项目各项任务目标,为“十四五”开局必胜再立新功。
红色之旅
北京、南京、杭州,三地红色资源丰富,都有着无比厚重的红色家底。此次活动也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为老铁道兵带来一场不一样的“红色之旅”。
在北京,老铁道兵一行来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怀柔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党的红色历史、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参观了展厅内“点播火种、庙上星火、烽火怀柔、革命英烈、光辉印记、继往开来、历史沉淀、领导关怀”八大部分内容,在馆内聆听了一堂“别样”的微党课。
一行人被当年在这一方热土上用自己的智慧、青春和热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党员及群众的爱国精神所深深感染,也回忆起了当年与战友们奋战在一线的一幕幕场景,激起了心底深处的共鸣。大家满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高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老铁道兵们高举党旗、手持国旗,在怀柔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内合影留念
他们还来到雁栖湖红色党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精神洗礼。沿着参观路线,走过金灯山战役雕像群,行走“复兴之路”阶梯,观看“围墙”展区墙上生动的历史图片……通过实物、实景、实例和实事,回顾建党百年的光辉历史,感悟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亲身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在雁栖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门前合影留念
在南京,老铁道兵一行先后乘车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秦淮河畔的石头城遗址公园参观,追忆抗战岁月,缅怀遇难同胞,重温惊心动魄的国共谈判历史,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即使身处险境依然保持朴素沉着、把握一切机会促进和平的精神风貌,感受历经沧桑的古城墙与潺潺的秦淮河展现出的南京城历史风韵。
参观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在杭州,老铁道兵一行人先后参观了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大家感触颇深。老领导叶禄林更是激动地带领老同志们重温入党誓词,一字一句,铮铮入耳,仿佛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参观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纪念馆内重温入党誓词
文化之旅
期间,各片区还组织大家前往北京古北水镇、岳飞抗金之地——南京牛首山、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等感受当地的文化风韵,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领略建筑的精巧设计,了解一座座千年古城积淀的不同文化底色。
在西湖畔结伴徒步
老铁道兵们纷纷表示,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骄傲,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
推荐:廖大恳
编辑:涓涓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