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光辉历程 > 今日铁建
喜迎COP15!中铁十六局助力点亮“春城”之美

  

10月11日至15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

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

在云南昆明召开

这也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

召开全球性会议

共计1800余名代表线上线下参会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昆明开幕
 

会议召开前夕

中铁十六局集团四公司承建的昆明官渡区

市容环境提升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

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使COP15主会场——昆明滇池会展中心

周边道路以全新面貌

迎接八方来宾

 

  小知识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开放签署,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缔约方196个。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是最早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公约》主要目标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平合理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

 



COP15标志

 

 提高认知,共赴“春城之邀”
 

  2020年9月和1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G20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两次发出“春城之邀”,欢迎各国聚首春城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

       2021年10月11日,来自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的来宾应邀齐聚昆明,参加COP15第一阶段会议,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片区新貌
 

       当车队行进到通往COP15主会场——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道路上,争奇斗艳的鲜花、形状各异的雕塑、功能齐全的设施,让四海来宾不由眼前一亮、纷纷瞩目观看,充分展现了昆明“以春打底”“以花为媒”的“世界春城花都”形象。昆明市民和外地游客也被美景所吸引、前往会展中心周边打卡。

 



市民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周边进行网络直播
 

  据周边居民透露,此前因道路修建已久、承载过多,导致这里沉降严重、高差较大,路面高低起伏、凹凸不平,加之道路狭窄、花卉单一、设置缺失,不仅外在视觉形象缺少美感,而且市民出行缺乏舒适和安全。

      为全面改善市容和交通环境,以全新面貌迎接COP15,官渡区市容环境提升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于2019年12月正式启动。该项目是昆明主城区通往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的主要通道,也是重要城市主干道及春城重要的景观大道。

 

  

项目开工现场
 

  四公司承建其中广福路、珥季路、福保路、巫家坝路、官南大道,全长共计2.93公里,涉及道路病害、绿化照明、交通疏导及外立面等提升整治,能否安全优质如期建好该项目,关系企业信誉、甚至国家形象。

       自项目上场后,参建员工经过600余天的艰苦鏖战,对“四路一道”做了全面的“美容手术”,各个部位得到“修复”“填充”“整形”,不仅成功“变脸”、实现“重塑”,而且丰富“内核”、提升“气质”。

 



完成提升改造施工的巫家坝路

 

  提高颜值,升级外形“观感度”

 

       四季常青、鲜花常盛是美丽春城烙印在人们心中的不变形象。在市容要求转变、审美标准提升、外观亟待改善的情况下,如何升级她的“别样之姿”、展示她的“世界之美”?项目团队将创新与特色相统一、精选与优护相结合,努力打造环境宜人、生态宜居的城市美景。

 



提升改造后的绿化带
 

       绿化景观是本次道路改造的一大亮点。项目部将原来普通的中央隔离栏杆优化为中央花盒栏杆,除保留原有的绿化地植外,还配套种植时令鲜花、放置立体花饰、增设立体花坛花艺景观,在道路端头和两侧绿化带种植10多个品种、3万平米面积的鲜花,不仅升级了道路的靓丽容颜,而且节省了原有占用车道空间。

 

  


“长路•花映”立体花坛  “丝路•升平”立体花坛
 

  在会展西路与巫家坝路交叉口设置的“长路·花映”和“丝路·升平”两座立体花坛建设过程中,他们通过运用园艺手法,打造花影重叠的“美丽节点”,以勃勃生机姿态讲述城市的建筑、动物、艺术和生活,展示了昆明“春城”和“花都”的鲜明特色,并引导市民时刻关注绿色家园。

       项目团队多次到昆明及周边城市比选,精心挑选精品苗木和各色花卉,配10台洒水车及人员做好全天候养护,确保绿植和花卉的“高颜值”和成活率;翻新道路两侧老旧小区外墙、清洗桥梁外立面、统一商铺广告样式,全面开启环境“美颜”模式,让市民目及之处皆为美景,既“养眼”又“养心”。

 



“霓虹·鹤舞”立体花坛

 

  提高标准,升级功能“舒适性”

 

       外美也需内实。官渡区市容环境提升和改造的终极目标,不仅是让市民出行能享受到宜人景色、美丽观感,还要感受到设施齐全的舒适体验。项目团队秉承“讲诚信,铸精品,创品牌”理念,通过大会动员、规范制度夯实思想基础,聚焦“高标准、高要求”“一切从细节做起”开始发力。

 

  

提升改造后的道路

 

       他们在进场后对所有道路进行多次勘察,对路面开裂、沉降较大、跳车严重等病害,列出清单、细化责任、明确分工、限定时间,从处理基础到路面施作各程序严格把关。使用新型环保的橡胶沥青铺设路面,既提升路面色泽耐久性、增强路面黏结性、延长使用寿命,还减少噪音对周边市民生活影响。

 



使用滴灌系统的中央花盒栏杆

 

       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并经业主同意,采用防沉降式安全井盖材料,变以往用混凝土加固井圈、调节井盖为用沥青加固夯实井盖,不仅延长了井盖的使用周期,还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性。在昆明绿化项目首家推广使用滴灌系统,保证花木得到及时浇灌、优化环境质量,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大大节省人工。

 

  

 飞虎时代广场        鸟瞰小清河游园

 

       为让市民享受到功能完备的高品质生活,项目部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和业主要求,通过紧急采购、上足人力、加班加点,在道路周边的人员密集区修建48个公共洗手台,并增设过街天桥、排水泵站,精心打造精品小游园,设置用于休憩和观赏的石凳、廊架,提升了市民的卫生健康和幸福娱乐指数。

 

  

 
   
新建的公共洗手台   配套设施完备的小游园

 

  提高品质,升级出行“安全系”
 

  项目部承建的“四路一道”皆为城区主干道,因战线长、跨度大、工期紧、车流多,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沟通协调、交通导流、现场干扰等诸多困难。为此,项目团队坚定“优化十六局方案,打造十六局品质”目标,聚焦难题达成共识:既要保证员工施工安全,更要保证市民出行安全。

       本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项目部适时开展安全演练,经常性进行安全巡查。同时配备了10多名安全员,关键节点增加保通和值班人员,积极与街道、城管、交通局等地方各部门沟通协调,在施工范围内分工把守各个交通关口,上下班高峰期协助指挥交通,确保既有道路交通安全顺畅。

 



建成后的永中路人行天桥

 

       在增设的广福路最大一座人行天桥——永中路人行天桥施工中,他们主动优化方案、提前上报措施、申请占道时间,方案获批后迅速组织人员设备进场,与地方交警和业主单位上下联动、有序衔接,利用一个晚上时间施行断交吊装,比原计划提前5个小时实现交通放行。项目施工的安全高效受到业主单位来函表扬,天桥建成后获得地方媒体的专题报道和市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业主单位来函表扬




地方媒体专题报道

 

       由于会展片区人行道宽阔,路灯照明面积受限,以前一到夜间略显昏暗。按照规划要求需在人行道中间新增设一排庭院照明灯,他们大胆创新建言将单臂路灯改为双臂路灯,让特色街灯贯穿了整条街道,并对损坏的标志标牌进行更换,对主要道路拥堵口进行整治,保障了居民夜间出行的安全。

 

  

奖牌、荣誉证书
 

  严格按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现场安设绿色草皮围挡,实施全封闭式施工,每日多次洒水降尘,租赁场地集中堆放材料,保持了“昆明蓝”的原有模样。作为昆明创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的其中一个必检点,该项目达到创建条件、成功通过考核,得到地方政府和业主单位的一致认可,获评昆明市“示范安全文明工地”,荣获昆明市2020年度“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来源:中铁十六局集团微信公众号

编辑:涓涓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