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道兵历史 > 铁道兵历史
史话 | 铁道兵大院的前世今生(三)
作者:梅梓祥,播讲/韩强
发布日期:2022-12-01 21:23:28
浏览:

 



铁道兵大院的前世今生(三)


 

 

  上世纪50年代,福建南平还是一座不大的小镇, 闽江从身旁流过;几座毗邻的小山,驻扎着铁道兵领导机关,波澜壮阔的鹰厦铁路工程,一切战斗号令由此发出。




 

  铁道兵文工团舞剧《移山填海》节目单

 

  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黄金山上,六百六十个日日夜夜,将军、士兵都是“快乐的单身汉”;移山填海的大会战,灯火彻夜通明;电波、电话,此起彼伏;工地课堂,专家、领导轮流授课;球赛、歌咏比赛热火朝天;男男女女,干部、战士逐浪闽江……东南亚的华侨,千里迢迢来礼赞;省委领导、文艺团体,来慰问、演出;作家杜鹏程、诗人闻捷来作文、写诗;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机来了,拍摄《移山填海》电影;驻地的女青年,争先恐后当民工,要嫁就嫁铁道兵……黄金山,铁道兵,那是新中国童年时代的一方热土啊,吸引了全国多少热切的目光!

  感谢将军、作家,用朴素、深情的语言,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令人神往的岁月,走进建国初年的金色时代……



 

  1956年12月9日鹰厦铁路铺轨到达厦门
 

  郭维城、苏青选、朱振声撰写的《火红的年代》摘编:

  黄金山上,铁道兵党委、首长及其领导机关紧张地、有条不紊地组织着、指挥着这场移山填海的大会战。密如蛛网的电线、电波,把山上的许多重要决策不断地传达到七百公里线路上去,又源源传来各种各样告急的或报捷的电讯,从这儿可以触到七百公里线路上的脉搏的跳动,山上的灯光时常彻夜不熄,紧张的程度不亚于战争年代的前线指挥部。山上还定期召开电话会议,通过电话会议,可以直接向部队布置任务,检查进度,通报情况,交流经验。有时电话会议一直开到连,使每个指战员都了解当前工程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分享建设的忧虑困难和胜利的喜悦。



 

  填海场面

  黄金山和全线的许许多多的山沟是心心相印、一脉相通的。王震等领导同志经常下山到全线各个工地巡视。司、政、工、后,机关各部门都注意深入群众,联系实际,他们不仅直接掌握着全线各个重要工点的进度,还常年有人在工地蹲点,调查研究,机关文件很少,效率甚高,凡是下面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向上求援,一般都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稍有推诿、扯皮、踢皮球,必定受到严厉批评。

  在黄金山上,还经常召开基层政治教育、现场宣传鼓动、技术革新、发明创造者、先进生产者代表会或座谈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广典型,使政治工作生动活泼,富有成效。举办铁道兵师团干部训练班,王震将军主持开课,领导、专家、工程师亲自讲课。




 

  铁路建设中,工地捷报给战士们带来工作动力

 

  工作是紧张的,但也是愉快的。开始,同志们还有点留恋北京,渐渐地,大家爱上了这黄金山。这儿虽然没有北京的高楼大厦、繁华街市,但有和睦的集体,战斗的气息,首长和同志们都住在一个山上,朝夕相处,甘苦与共,亲密无间。有时虽也为工作争论得面红耳赤,工地一个电话,报告某个隧道或某座桥梁提前建成,大家又都欢快地跳起来……黄金山上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经常举行球赛、歌咏活动、游艺会、讲演会,连那上山下山的三百八十级石阶,也成了爬山竞走的跑道。春天,团支部组织青年(其实包括了许多不算年轻的干部)渡江郊游,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夏天,一到傍晚,上至将军,下至机关干部、文工团员,男男女女纷纷跳进闽江,清澈的江水洗去一天的疲惫,带来了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

  创业者的生活吸引了无数有志青年,福州、泉州、厦门等地青年团员和知识青年组织了青年志愿筑路队,乘船来到南平小镇,王震将军率领机关全体干部到码头迎接,帮助搬行李,在黄金山上举行了热烈的欢迎大会。这批青年修完鹰厦铁路后,有的留在部队,有的回到家乡……(梅梓祥/文 韩强/播讲 摘自《中国铁道建筑报》)


编辑:向日葵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