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道兵文化 > 信息聚焦 > 联系我们
郭德双 |篆书《[宋]·苏轼 诗词七首》(2)书法作品欣赏
作者:长沙铁道兵学院 郭德双
发布日期:2023-11-22
浏览:

郭德双简介
       郭德双 1954年11生于陕西临潼,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4年入伍铁五师 任战士、文书、排长。78年3月入长沙铁道兵学院学员。毕业后留校,任军事教研室教员。
       1982年12月转业,曾任铜川市粮食局副局长,调研员。2014年11月退休。
艺术简历
       作品曾入展:铁道兵学院书画展;商业部职工书画展;市、省、国家等书画展。
       获中书协全国首届临帖展优秀作品奖;铜川市委市政府铜川市文艺精品三等奖;国家粮食局职工书画展金奖。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
       铜川市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秘书长;第三届副主席,顾问。

篆书(1)
《洞仙歌·咏柳 》
       [宋]·苏轼


篆书(2)

              [宋]·苏轼
《洞仙歌·咏柳 》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篆书(1)
《洞仙歌·冰肌玉骨 》

          [宋]·苏轼


              [宋]·苏轼
  《洞仙歌·冰肌玉骨 》

篆书(2)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篆书(1)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

           [宋]·苏轼


篆书(1)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

           [宋]·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篆书(1)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宋]·苏轼


篆书(2)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宋]·苏轼
翠蛾羞黛怯人看。
掩霜纨,泪偷弹。
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
曲栏干,为谁安?
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
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篆书(1)
《江城子·梦中了 了醉中醒》

               [宋]·苏轼


 

              [宋]·苏轼
《江城子·梦中了 了醉中醒》

篆书(2)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篆书(1)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篆书(2)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篆书(1)
《江城子·江景 》

    [宋]·苏轼


篆书(2)
      《江城子·江景》

             [宋]·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藻,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处,人不见,数峰青。


郭德双 戎装照





 
责任编辑:一缕阳光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