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道兵文化 > 信息聚焦 > 联系我们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永华国画作品欣赏
作者:铁十三师 陈永华
发布日期:2025-07-14
浏览:
       陈永华简介

       陈永华,笔名梓淼斋号永芳轩。1960年出生于四川峨眉山,1978年入伍铁十三师电影队。爱好绘画,几十年勤奋耕耘,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陈葡萄》、陈氏梅花创始人、《牡丹王》之誉。

       现为:西安观赏石书画院副院长;
       四川省名家西部分院副院长;
       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峨眉山美协会员;
       北京中名联签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国礼书画家。

 

国画《梅花香自苦寒来》69x69cm 2025

 
       《梅香四溢: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的艺术人生》
                   作者  陈永年
 
       自幼,我便与画笔和   颜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而在众多的绘画题材中,梅,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
 
       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它是坚韧不拔的象征,是高洁品质的代表,更是不屈精神的化身。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梅挥毫泼墨,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画作。而我,也在这悠久的文化传承中,寻得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国画《春意浓》69x69cm 2025

 
       几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从未停止过对梅的探索与追求。从最初的临摹古人之作,到后来的尝试创新,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我曾在寒冬腊月,痴痴地守在梅树下,只为观察梅枝寒风中的姿态;我也曾在炎炎夏日,埋头于书房,反复琢磨梅的神韵如何在笔下展现。
 

国画《香远图》138x40cm 2025

 
       我爱梅,爱它在冰雪中绽放的绚烂。那点点红梅,如同黑夜中的繁星,给寒冷的世界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我用画笔描绘着梅的风骨,努力展现出它在逆境中不屈的生命力。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我对梅的深情与敬意。
 
       写梅,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宣纸之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情感与思绪。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刚柔曲直,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试图通过画笔,传达出梅的灵魂,让观者能够感受到那份坚韧与高洁。
 
       问梅,则是我与梅的心灵对话。在寂静的夜晚,我常常对着自己的作品沉思,思考着梅所蕴含的哲理和文化内涵。梅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景观,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它教会了我在困境中坚守,在挫折中奋起。

 

国画《梅花香自苦寒来》(2)69x69cm

 
       梅花也爱我,它赋予了我广阔的天地。在这方天地里,我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展现着自己的才华。我的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这让我深感欣慰。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国画《天香》69x46cm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梅风格,将传统的技法与现代的审美观念相结合,让梅在我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而艺术,正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国画《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娇梅一段香》69x46cm

 
       未来,我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初心,不断探索创新,用我的画笔描绘出更多精彩的梅之篇章。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更多的力量,让这古老而美丽的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国画《梅香》69x69cm


陈永华(左)与国外领导亲切交流






 
       编辑:云影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