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道兵文化 > 信息聚焦 > 联系我们
陈多硕~秦岭云渡巴音河(组诗)
作者:陈多硕
发布日期:2025-08-13
浏览:

 
摘要
      这首组诗以老兵重返巴音河军营旧址的旅程为线索,串联起长安、古城、华山、延安、戈壁等地理坐标,通过 “军号”“弹壳”“巴音河”“秦岭月” 等核心意象,交织往昔军旅岁月与当下回望视角。诗中既有对高原冻土、营房故址的具象追忆,也有秦岭与巴音河在时空里 “叠影”“共振” 的诗意联结,最终以 “卵石刻痕”“风与阳” 收束,将个人记忆与两地山河熔铸为永恒的生命印记,字间流淌着老兵对青春、战友与大地的深沉眷恋。

关键词
      老兵记忆;秦岭;巴音河;时空叠印;军旅情怀;地理意象
 
秦岭云渡巴音河(组诗)​
 

长安小聚

 
霓虹漫过杯沿时
迷彩袖口还沾着
巴音河的沙
 
秦岭雾正洇白鬓角
有人碰响酒杯 ——
军号从冰里 窜出火苗
 
明天的车票 印着
德令哈的星
喉间的浪 没说的
都是归期

 

古城拾忆

 
青砖凹处
明代的马蹄还在响
我们的脚步
敲亮 1978 年的晨号
 
老茧记得
冻土上 曾刨出第一簇绿
城墙砖缝里
漏出巴音河的冰下星光 ——
那是我们凿开的
 
皱纹正一笔一画
刻着 冻土给的军功章

 

华山远眺

 
索道剖开云絮时
宝祥战友立在西峰
单衣抖成褪色的旗
 
太极划圆处
月光正沿着指缝
淌成当年的铁轨
 
南峰的孤影
斜斜 量着
云与戈壁的距离
 
目光凿穿层峦
巴音河便从云隙
漫成 记忆里的银练

 

延安掌纹

 
延河奔流如刻刀
绞碎岁月的鳞甲
 
杨家岭的脚手架上
正举着 未完成的星辰
 
那些发烫的字
仍在青砖缝里 呼吸
 
宝塔山的倒影
晃作 窑洞的灯盏
 
槐叶纷纷 叠成
未寄出的诗笺
 
古柏举着苍穹
年轮里藏着不灭的烟
 
指尖抚过石碑的蚀痕
千年风 正沿着掌纹
呼啸

 

轮辙归痕

 
车轮碾过戈壁荒原
正把沧桑 碾进大地肌理
 
戈壁在车窗外飞
像半截没寄的信
 
旧礼堂浸在夕阳里
老兵们突然噤声 ——
 
它早站成岁月的守望
碑上的辙痕
正从巴音河 漫向秦岭

 

两地叠影

 
秦岭月浸在巴音河
酿出带盐的酒
我们用弹壳量过的两地
此刻在酒杯里
正把岁月 叠成一枚旧弹壳
 
水塔戳破云层时
所有年轮开始共振 ——
那是两地雪线 交汇的颤音

 

故址寻痕

 
礼堂梁柱还晃着
军歌的余震
水塔投下的影子里
点名的声 漫过
当年的队列
 
指腹蹭过砖墙的斑驳
指纹便与旧时光
嵌成一枚褪色领章
 
对岸海子的灯
碰响营房遗址的星
巴音河把这些
和秦岭漏下的月光
一同泡进坛底
酿成 带沙的年轮

 

长河永铭

 
倒淌河正往回走
带着血脉里奔涌的旧时光
 
盐湖擦亮霜鬓时
经筒转出的光
正缀在我们磨白的领章
 
车轮碾过戈壁的辙
誓言早沉进河床
长成巴音河的卵石
每道纹路都刻着 ——
秦岭的风 与高原的阳
 

   编辑:涓涓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