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发展
关键词:期盼树立起把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发展观
张荣文
说“发展”一词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恐怕没有人提出异议。大会小会谈发展,各级领导讲发展,各行各业谋发展,人民群众盼发展。然而,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发展、谈发展?发展的标准和目的是什么?如何衡量发展?是粗放式发展还是集约化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还是以绿色和科技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这里面可就大有名堂了!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主政者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GDP翻番。一时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卖淫嫖娼公开化,乱采乱伐合法化,国有资产私有化,GDP崇拜风靡全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在一次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说:他已看过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是GDP增长规划,以GDP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标准。
先讲个故事:一位高层领导到基层考察,问一位农民,你们这个地方去年的GDP是多少?这位农民深思了一下说:“我们这儿鸡地皮没有,但羊地皮、牛地皮还有一些。”
这是个政治笑话,但也是实话实说。一般老百姓不可能都对GDP这个概念了如指掌。但农民知道今年的粮食比去年是增收了还是减产了,腰包里的钱是比去年多了还是少了,为孩子缴学费还差多少钱?孩子结婚买房需要多少钱?GDP增长5%也罢,6%也罢,对老百姓来讲没有直接的关联,也没有感同身受。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单位的领导最关心的当然是GDP,因为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包含着社会消费(包括政府采购)、投资、净出口,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的主要标准。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GDP的增长,但GDP的增长并不代表着财富的增长,也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举个例子,国家投资10亿元建造一座特大桥。大桥完工后,施工单位实现产值10亿元。但在此期间这10亿元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可能进入了个人腰包(包括招投标公关费用)或者摆上餐桌(公款吃喝),还有施工期间的跑冒滴漏的浪费现象,不按科学办事的返工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数字产值,没有实际意义和正效应。
如果这座大桥保质保量完工则皆大欢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出现坍塌(这种情况并不是杜撰),需要对伤亡人员的赔偿,大桥需要重建,这样一折腾GDP肯定会翻番,在经济学上这叫做破坏性经济学。例如前些年蜂拥而起的个体小煤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遍地开花的小化工厂、小化肥厂等等,都属于破坏性经济范畴。这样一说,大家都会明白,不能把GDP神圣化,也不能把GDP 当作发展的唯一标准。
在GDP崇拜的浪潮中,许多企业一讲发展就是承揽任务实现新突破,生产经营创造新记录,或者是承揽任务和完成产值同比增长了多少?综合排名上升到多少位等等。只要承揽任务和产值上去了,便一俊遮百丑,至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单位产值成本、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资源浪费程度、单位产值的资源破坏和物耗状况,特别是普通职工群众收入情况,单位里还有多少息工下岗和提前内退职工?有多少职工至今仍然徘徊在贫困线上?有多少职工没有解决住房问题?有多少职工因购房和子女上学导致负债累累,以及职工健康状况?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状况等等。诸如此类事关民生体现亲民为民的关键数字却只字不谈,或者说心中根本就没有这档子事。有的人讲成绩夸夸其谈,讲问题轻描淡写;讲产值指标眉飞色舞,讲民生指标一带而过,甚至闭口不谈。
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地区的领导人不能仅仅是“单位代言人”,而应该是“群众利益代言人”,要站在群众角度谈发展、议发展、规划发展。
有一年的两会期间,《北京日报》曾以《经济高增长为啥没有带来高就业?》为题,揭示了这几年来就业率远远赶不上GDP增长率,劳动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资本收入,工资收入赶不上财政收入的现实和原因。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地方政府还是在企业里,都普遍存在。近些年来,笔者所在的中国铁建系统无论是承揽规模还是施工产值,都是翻着跟头增长,但多数单位职工收入增长却日趋减缓,相当一部分职工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没有对人的生存境遇,尤其是普通民众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就不可能理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更不可能理解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语)。民生问题是公共权力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第一考虑,即一切人都是公共权力关爱和尊重的对象。这是以人为本在社会制度上的表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是人道主义文化即社会文明的精髓和灵魂。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实践,GDP崇拜导致社会、自然、生态、民生问题层出不穷,值得深思。国人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不能仅仅是GDP翻番。因此,中央提出要高质量发展、优质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新思维、新概念、新理念。民生问题被提高到突出地位,加快解决教育、卫生、医疗、住房、就业等关乎民生的难题,成为上下一致的呼声。
一年一度的两会召开,我们也期盼各级领导树立把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树立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政绩观;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
期盼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看问题、议问题、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搞花架子和短期行为。
期盼以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者群众最关切问题的解决,作为考核衡量各级领导班子政绩的最终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建平等发展、文明和谐社会。
(以上图片为哲文摄制)
2025年3月9日发
2025年095期、总第0937期
编辑:向日葵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