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道兵文化 > 信息聚焦 > 联系我们
刘伯龙 ~ 三线学兵青春礼赞
作者:刘伯龙
发布日期:2024-10-24
浏览:


  
三线学兵青春礼赞

  ——刘伯龙

  1970年8月,西安、咸阳宝鸡等地两万五千名六九、七零级应届毕业生响应祖国号召,组成“三线学兵连”,在安康地区参加了两年八个月的襄渝铁路建设。

  如今,他们已经步入中年,但是,回想起这段历史,他们仍激动不已,思绪万千......

  当历史跨入了新的千年,

  当夕阳即将为我们罩上金色的光环,

  我怎么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呼唤,

  亲爱的三线战友,我的学兵兄弟,

  告别了秦巴汉水,三十年后的今天,

  在各行各业,不同的战线,

  在祖国各地,甚至大洋彼岸.....

  也许,你身居要职,肩负重担,

  急着要去开会,或忙着审批文件,

  活跃在行政机关,工作中独当一面;

  也许,你执教于高等学府,耕耘于讲坛,

  默默无闻,潜心科研,

  麾下桃李,何止三千;

  也许,你早已沉浮于商海,

  苦心经营,,把握契机,历尽心艰,

  凭着不懈的奋斗,如今已是民营企业的老板;

  也许,你还是一身工装,双手油污,

  与榔头、搬手为伍,辛勤的劳作在机器旁边,

  神态,还是当年那般平凡;

  也许,你已经离开了自己熟悉和热爱岗位,

  在后浪推前浪的改革大朝中,

  又一次,作出了奉献;

  或许,这些年的经历使你心灰意冷,

  笙歌悠悠,灯光惨惨,

  把人生早已看穿,

  把自己麻醉在“卡拉ok”包间。

  那改变了的, 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改变不了的

  仍是我们三十年前

  铸就的信念.

  战友啊!你可曾记否:

  三十年前,

  那被朝阳染红的秋天,

  我们像一群飞向蓝天的小鸟,

  告别了父母,离开了校园,

  豪情满怀地奔赴

  秦巴山脉、汉水之畔,

  舍生忘死、洒血挥汗,

  共同奋战在

  襄渝铁路建设的沿线?!

  呵!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记忆深处那张天真的笑脸,

  中学时代那双可爱的小辫。

  想起来了,

  你为我缝补过施工中挂破的衣衫,

  红五月隧道夜战时,

  我们俩人同吸过一支香烟。

  想起来了,

  排险时留下的累累伤痕,

  抢救战友献血时胳膊上的针眼

  呵!想起来了,

  那时,那时我们风华正茂,

  刚刚步入人生的门槛.....

  三十年前,

  祖国母亲正挣扎在痛苦的边缘,

  我们——

  一群天真无邪的少年,

  迈进荒废了几年的中学校园,

  擦净了课桌上的灰尘,

  刷去了墙壁上“武斗”的烽烟,

  “ABC”二十六个字母还没认全,

  一元一次方程还没来得及验算.....

  伟大祖国一生召唤,

  为了战备,

  从四川重庆到湖北襄樊,

  要急修一条钢铁路运输线。

  “老师,我要去,

  为了祖国,我要献上红心一片。”

  “军代表,我报名,

  为了三线建设,就是死,也心甘!”

  咬破手指,泪流满面,

  饱蘸着青春的激情,

  写在人生白纸上的誓言,

  贴满了校门口的批判专栏。

  顿时,“三线学兵连”战旗招展,

  战旗下,凝聚起我们

  ----- 两万五千热血青年。

  我们在密林深处安营扎寨,

  建起家园,

  我们在崇山峻岭架锅砌灶,

  烧水做饭。

  樱桃树下,

  我们朗朗背诵“老三篇”,

  狠斗“私”字一闪念。

  ——这,是那个时代

  独有的特产

  芭蕉林前,我们群情激昂,

  一起高唱“越是艰险越向前”。

  年轻的心深深懂得;

  这里是懦夫的坟墓、英雄的摇篮。

  我们和老乡同住一个山寨,

  洗衣时相聚在小河旁边。

  山妹子为我们欢快的领路,

  山伢子用背篓送来慰问的桔柑。

  我们和铁道兵同打一个山洞,

  经常借用风枪上的钻杆。

  部队首长无微不至的关怀,

  更激发了我们的胆识、智慧、果敢。

  千年沉睡的山谷里,

  开始了修筑铁路的测量和放线。

  人迹罕见的山背上,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打出第一个炮眼。

  成千吨的水泥,

  伴着青春的汗水把桥墩浇灌。

  上万米的隧道,

  靠着年轻的臂膀向山腹伸延。

  风枪突突,炮声隆隆

  是我们青春的节奏;

  军号声声、马达轰鸣

  是我们生活的鼓点。

  我们以军人的作风、昂扬的气概、

  用澎湃的激情、鲜血和汗水

  解读着生命的意义,

  用青春的色彩把祖国山河渲染。

  没有谁计较过,

  加了多少班,超了多少点,

  没有谁思量过,

  发了多少钱,离家有多远。

  日有所思的

  是工程的进度,

  奋力争取的

  是早日贯通全线。

  “宁可前进一步死,

  决不后退半步生”。

  鞭策我们的

  是与哪个时代同步的信念,

  激励我们的

  是革命英雄主义的乐观。

  为了早日修好襄渝线,

  有一百一十四名同学,

  献出了尚未发育成熟的躯干,

  安康、旬阳、任河、兰滩,

  山顶、崖上、坡头、江边,

  掩埋着年轻的忠骨和永恒的信念。

  群山为之动容,

  江河发出震颤。

  我们终于迎来了

  通车的喜讯,

  竣工的挂鞭,

  震天的锣鼓和隆重的庆典,

  倏然间才想起,

  明天

  我们又要接受新的考验,

  走向不同的岗位,

  奔赴不同的战线。

  巍巍的秦巴山哟,你该自豪,

  七十年代的那群少男少女,

  为了你的富庶,

  为了你的今天,

  他们矫健的身影,

  无私的融入了你的怀抱中间。

  滔滔的汉江水哟,你应骄傲,

  你还记得那些热血青年,

  为了铁桥横跨你的两岸,

  为了汽笛响彻你的山涧,

  他们稚嫩的歌声,

  曾扬起过你航船上的风帆。

  山林中的松涛哟,

  你曾淹没过多少花季少年,

  对母亲思念的呜咽,

  可是,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他们擦干泪痕又

  义无返顾的投入了会战。

  山头上的白云哟,

  你曾看见过多少十七岁的少女,

  抡起大锤,挥舞铁锨,

  而夜晚,

  腰酸背疼的呻吟

  使他们困倦的身体久久无法入眠。

  我,

  一直在想,

  为三线一百四十一个学兵连,

  为我的战友两万五千

  ——包括已经献身的同伴,

  怎样把一座丰碑修建,

  无论是在秦岭之巅,

  还是汉水两岸,

  采 山中最坚硬的岩石,

  取 沿线最晶莹的清泉,

  以朴素的线条,

  简洁的画面,

  再现震撼山岳的当年:

  描绘我们无私的奉献,

  谱写我们青春的诗篇,

  镌刻我们生命的瞬间,

  铸就我们昨天的雄健。

  把这特殊年代组成的特殊队伍,

  把这特殊队伍做出的特殊贡献,

  永远的载入史册,让后人咏叹。

  我们无悔、我们无怨,

  有了这样丰厚的经历,

  青春没有虚度,

  价值已铸就不朽的章篇。

  我们无愧、我们无憾,

  有了这样艰苦的磨难,

  生命长河中,不会再有

  能吓倒我们的暗礁、险滩。

  我们风流、我们坦然,

  有了这样火红的青春年华,

  金子会失色,星河也暗淡。

  我们自豪、我们思念,

  那不朽的三线学兵精神

  将受到永恒的

  礼 赞!

  1996.1.11初稿

  于西安东郊

视频链接点击美篇
编辑:张国军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