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道兵文化 > 信息聚焦 > 联系我们
【原创】我的往事(47):转学神河
作者:李康平
发布日期:2024-04-24
浏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从五七干校“毕业”重新“安排”工作,被下放到旬阳县神河区任区委书记兼区革委会主任。于是我们全家从安康随迁到旬阳神河镇。我那时刚从知青返校读高中,便转到神河中学高一年级继续就读。

       神河中学是旬阳县第三中学,当时最高年级便是刚刚恢复高中一年级的两个班,和流水中学的同学构成一样,班里有初中69级直升高中的,也有许多是初中“老三届”学生已经下乡插队,又从农村知青点返校读高中的。

       神河中学建在神河街最北端的河边,操场就在河滩边的一处不大的平地,低年级在操场山坡下,高中两个班在山坡上的一个垭口的两个教室。我们读到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县文教局为了培养师资,下达了一个文件,在现有中学高中年级开办师范班。根据文件精神,神河中学高二年级两个班,一个班转为师资班,一个还是高中班,现有两个高中班的学生自愿报名。记得班长张其田、路春芳、吕彩娥、胡正恩、龚建华、柴兴茂、赵昌鼎等都报名转到师资班了,学习委员李启怀、荆成义、秦世稳、余运江、南怀练、金琳和我都留在高中班(抱歉还有许多同学都叫不上名字了)。1972年7月大家同时毕业,师资班的同学可以分配工作到旬阳县的中小学校当老师。高中班我们曾下过乡的知青可以直接分配工作,没下乡插队过的同学必须下乡插队当知青。当时我父亲已从神河区委书记任上调任旬阳县文教局长,我高中毕业全家也从神河区搬到旬阳县城。我在父亲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个当年旬阳县高中毕业的知青分配工作的单位名单,旬阳县当时没有大企业,可分配工作的单位大都是机械厂、印刷厂、农机厂等县办小厂。正好当时一年一度的部队征兵开始了,我便想应征入伍当兵去。父亲带我去人武部一个领导家里一说来意,那位领导看到我一米八的个头,说这有什么说的,来吧!当年在旬阳征兵的除了大部队之外,还有10个据说是特种兵名额。本来说好了我是在那10个特种兵名额里的,后来不知什么愿意(肯定还是名额有限),我没在其列,就这样随大拨到了铁道兵第十一师五十三团。

       从1972年7月神河中学高中毕业起,便和神河中学的同学失去了联系。现在想,那时如果有手机微信,我们也不至于分离得如此之久,竟然长达近半个世纪。

       1976年我从部队退伍,父亲已经重新安排工作到安康卫校任党委书记,全家也搬回安康。我从部队退伍也到安康,分配到安康铁路机务段工作。此后一个偶然机会,得知神河同学荆成义在安康地委党校当老师,我专门去地委党校去看他,这才知道他夫人江玉凤也是我们同班同学,此后我与荆成义一直保持有联系。在高中的时候我与荆成义同学关系本来就很好,特别记得我们两人和同学开玩笑时配合很默契,我和荆成义常常正话反说诙谐幽默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到荆成义电话,说有个老同学要跟我说话,接过来一听原来是张其田班长,忆起同学往事,我们相聊甚欢。通话过后,荆成义便把我拉进神河同学微信群,和40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在微信里相遇,很多往事涌上心头,便随笔写下来发在群里。写完神河中学往事,意犹未尽,又写起神河中学以前和以后的往事,许多往事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眼前。

       人一开始怀旧,就说明老了。把往事这样记录下来,对自己是一次回顾,也是人生的最后总结,对家人也是一个交待。这样也挺好,挺好!



(本版编辑: 老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