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道兵文化 > 铁道兵文苑
雪域高原天峻的铁兵们---十师侯孟春
发布日期:2018-09-09
新闻浏览:
谨以此文献给铁道兵十师47团卫生队的战友们
 
  



 
  1975年,我从省会西宁应征入伍,来到雪域高原天峻成为铁十师47团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
  为适应海拔3700米的高原生活,部队决定新兵在青海省湟中县集结进行政治,军事,体能上三个月的封闭训练。
  当我们完成既定的科目训练后,团卫生队派来一辆救护车,接我们11名女兵到天峻47团卫生队。接兵的是一位叫胡启明的老兵,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新老兵之间的距离感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他后来担任卫生队司药,兼任团支部书记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年轻干部。
  救护车在颠簸的青藏公路上摇摇晃晃地走了十几个小时,晚上11时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卫生队。
  虽已近深夜,卫生队仍然灯火通明,队领导和老兵们迎上来,热情地与我们握手,帮助我们提东西,此时的我们从车上下来,感觉头晕晕的,脚似踩在一堆软软的棉花上,天空很低,好像一伸手就能把星星月亮摘下来。
  卫生队营区是几排干打垒建成的营房,外墙用厚厚的白石灰粉粉刷。俨然电影中见到的战争年代战地医院。一会儿,炊事班报告说面条煮好了。队首长把我们带到队部。炊事班为我们做了一盆可口的面条,让我们在远离父母的军营感受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晚上卫生二班的男兵们把寝室腾空给我们11名女兵住。由于部队营房刚建成使用,尽管有人居住,房梁上还是积了厚厚的一层霜,值夜班的女兵大姐不时的会给我们居住的火炉加煤,这一夜,我们睡得很好。
 

 
  第二天,我们几个新兵早早起床,到炊事班帮厨,杜美田班长和老兵们已经蒸出了一锅喧腾腾白花花的大馒头很诱人。这时团里的王副团长到炊事班检查工作,掰开一个馒头,看到里面的夹生面,批评了炊事班的老兵们。他说:”部队刚到高原,如果我们的生活.饮食不能保障战士们生命给养需要,我们是要承担非正常减员的。”这时我看到杜班长不停地用手摩擦着围裙,眼里含着委屈的泪花,我们有些同情炊事班的战友了,这不是他们的错,高原缺氧很难蒸出满意的馒头,后来部队配备了高压锅,蒸馒头的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雪域高原天峻是我军旅生涯中一段最艰苦.最难忘的青春岁月。有欢笑,有眼泪,有磨砺.有成长。许多年来我不时沉浸在对那段生活的回忆中,继而幻化出我心中那群我尊敬的首长和我那些活泼.年轻.可爱的战友们。
  1974年初,卫生队从炎热潮湿的陕南,移防至寒冷.干燥.缺氧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这对部队的每一个人是一次生命的极限考验。进入高原,有的战友年纪轻轻患了高原高血压.肺水肿。女兵李炳华刚到高原就出现休克,经抢救及时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就是这样,她仍然又坚持在高原服役三年。这个在北京部队大院长大的女兵,用她的行动在工作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都把她视为我们的姐姐。
  高原的生活是艰苦的,具有巨大的挑战性,有很多女兵生理期不来月经。脸.手.脚是肿胀的,那时因为年龄小,没有觉得是什么大问题。唯一让她们骄傲的是修建中的青藏铁路,可是当青藏铁路通车的时候,她们中有的人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再到高原来看看她们魂牵梦绕,曾洒下青春汗水和热血的天路。是遗憾也是光荣,那是我们铁兵们向历史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岁月无情青春无悔。
 

 
  初入军营,我们这些没有任何医学常识的新兵接受了在当时医疗条件下最严格的医学培训。一天卫生队蔡连水副队长告诉我们施工连队,有一位战士不幸牺牲了,卫训班的女兵们要为他送别。说实话当时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是胆怯的,但有任务,硬着头皮也要上,我们在首长的要求下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到了晚上有的战友竟几夜难眠,情急之中不得不两个人一个被窝,相互鼓励着入睡,终于战胜了恐惧关。
  我们从城市入伍,入伍前有一份稳定工作,用当时人们的猜测说,我们是到部队镀金的。来到部队后,我们各项工作走在前面。并不时的用小聪明恰到好处的表现自己。当时蔡副队长在小科班过组织生活,当党小组在讨论我的入党问题时,他明确表示城市兵入伍时间太短,需要考验。他的意见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打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检查,我认识到自己在追求进步过程中的狭隘和私心,从那时起,我开始一点点地改变自己,终于有一天,党组织接纳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了记住这段难忘的心路历程,我请蔡副队长做我的入党介绍人,在后来的工作中,我经历了权力,金钱,荣辱等许许多多的考验,只要想起这些经历,我的心就能沉静下来,向着自己选定的目标行进。
  在天峻,我们小小的卫生队可是名气很大,信誉很好的名医院。当地老百姓有病都愿意到我们卫生队就诊。一天晚上,我们刚刚开完班务会,就有人通知我说门诊来了急诊病人,我跑步到门诊,看到一个地方老乡双腿离断骨折,流血很多,病情非常危急,我立即请来门诊蔡吴江医生和卫生队李经纬主治医生,他们立即送病人到手术室抢救,进入抢救以后,我返回门诊,提着两条离断的腿送到手术室,希望能够断肢再植。在紧张有序的抢救中,我看到了他们娴熟的配合和一丝不苟的操作,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终因事故发生的太久,医疗条件限制,病人流血太多而死亡。病人虽然故去,但给我留下的却是医生精湛的医术和对生命最崇高的临终关怀。
 

 
  卫生队有位老朱军医叫朱志祥。当时年纪有五十岁左右他人慈祥善良,有时喜欢喝点儿小酒。有一次早查房,他给一位肠道手术的小战士检查。学医的人都知道手术后的医生和患者最盼望的就是第一次排气,排气是术后肠蠕动恢复正常,表明患者可以进食了。检查时老朱军医一再鼓励小战士排气,他不懂规矩,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排,在老朱军医的鼓励下,使劲儿排了气,这气刚好排在朱军医的脸上。小战士吓坏了,没想到老朱军医笑呵呵地说:”臭小子,你就不能等我检查完再排呀。”然后乐呵呵地拍了拍小战士给别人检查去了。这就是当年我们的医患关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李春浩军医是病房医生。有一次,新兵周素江给一位战士做青霉素皮试,做完后就到别的科室去取东西了。回来后,只见李军医黑着脸站在护办室大声说:”你胆子太大了,给病人做皮试,为什么离开?一旦出现问题你能负得了这个责任吗?”周素江静静地听着,内心的懊悔和自责充斥着她的心。她想队务会上的批评是少不了了的。她惴惴不安地等待着队务会上的批评,没想到队里根本没提这件事。这以后在工作中她严格操作规程,再也没有出现过差错。多年以后,她依然为李军医很好保护一位战士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而感动。同时她也学到了李军医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处理问题时的包容和接纳性。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上更加和谐受益终生。
  王胜敏老军医是卫生队的防疫医生,他很多时间工作在草原.连队,为预防部队传染病的发生,他必须常年在那里工作。偶尔他会回队休息几天,我们会在冬日的暖阳中看到他靠在队部门框上晒太阳时满足的样子。有时他会弄来一些牛羊内脏给自己开小灶,改善一下伙食,这就是在孤寂艰苦的生活中寻到的欢娱和快乐吧。后来医学院毕业的宋维江医生接替了他的工作,做防疫意味着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工作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直到部队集体转业,他才回到自己喜欢的医疗岗位,卫生队一代代铁兵人就是这样,用智慧,善良,责任,忠诚履行着白衣天使的职责,无怨无悔。
 


   卫生队赵文华.丁二菊军医是医学院毕业生。当兵时有幸与他们一起工作,赵军医对工作要求标准高,他不允许我们对工作敷衍塞责。在与他工作的日子里,他仅表扬我一次,说家属院的孩子们愿意让我打针。可评先的名额,他总是让给我,我知道这是他在不断激励我进步。
 
  我和丁军医经常守在卫生所,她希望我多学习一些医疗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那时我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多的期许,有一天,她和赵军医把药房所有的药都写上了拉丁文,去掉了汉字,没办法我只好记住这些拉丁文。后来我没有从事医务工作,但现在想,他们那一代人给予人的是那种对国家社会工作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很为他们当年无私的付出而感动。
  后来他们夫妇转业到地方,离别时他们把卫生所的器械.药品.等悉数清点移交。走时没有带走一支体温计.一个听诊器.一片药。
  后来我也回到地方,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我时刻记得部队首长给予我的教诲和帮助,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有信念,有追求,有责任,有温度的人。这是我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
  部队进入高原,我们47团承担了哈格段重点工程关角隧道的施工。隧道全长4009米。
  关角在蒙语里的意思”登天的梯子,”这里地质状况复杂,隧道1958年施工1961年封闭。1974年47团两个营在此打响了关角隧道施工的战役,打开封闭的洞口,阴森恐怖的隧洞狰狞地注视着这群穿军装的不速之客,封闭的洞内积水成河洞体变形多处坍塌。
 

 
  1975年4月5日这一天是我们七五年女兵来队的第三天。突然接到命令,关角隧道十几年前建成的隧道洞体发生了30米大塌方。将一营127名干部.战士堵在隧道里。接到命令,全队上下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做好抢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氧气运来,我们带着还没有调整过来的高山反应,两个人搬起一只氧气瓶就跑,似乎只要努力工作,堵在洞内的战友就有希望走出这生命的劫难。
  病房的战友早已把抢救伤员的床位准备好。药房,手术室的战友们也做好了准备,首长一刻不离地值守在电话机旁等待消息。那段时间,每个人的心里都沉掂掂的。卫生队没有了往日的欢歌笑语。在中央军委铁道兵师团首长科学组织有力指挥下,127名干部战士积极配合洞外抢险,成功脱离险境,无一人伤亡成为铁道兵抢险史上的一段佳话。
 

 
  关角隧道是和平时期没有敌人的战场,牺牲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多年以后,我和我的战友们再次来到天峻,来到天峻烈士陵园,看到那一座座年轻的坟茔,那久远的怀念和悲伤再次袭上我们的心头。
  七一年老兵李炳华.王明芬告诉我,现在他们还清晰地记得为这些战友送别时的情景。一盏小马灯,一只脸盆,一个暖瓶,一套崭新的军装,就是装殓的用品。有一次,一位牺牲的战友多处骨折,穿衣时不知何时胳膊搭上了他们的肩头,他们大喊一声跑向门口,稳稳情绪接着穿。一边穿她们一边说:”好战友你别吓我们,我们只想让你容颜再好看些,明天首长和战友们来看你时不让他们太难过。”
  站在烈土墓前,我们轻轻地告慰这些年轻的战友,青藏铁路通车了,你们的愿望实现了,祖国和人民战友将永远怀念你们!


                          转自:铁道兵战友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老铁之友文化工作室主办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四十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