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珍藏的65式军装
作者:文\铁十三师 刘光清
发布日期:2021-08-31
浏览:

今年9月9日,是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5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再次从衣柜里拿出我珍藏已久的一件65式军装。这军装看上去和普通军装没有什么两样,但在我和我的家人却视为珍宝。早些年,我穿着它视为荣耀自豪,随着岁月的流逝,它渐渐褪色,领结的背后还打了个补丁。我生怕它“老去”,1980年后我再也舍不得穿它,于是把它珍藏起来,只在每年的9月9日穿一回,拭去身上的灰尘,讲述同样的故事——当年陪伴我度过人生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
1977年12月底,我和在施工中灼伤治愈后的田孝明副指导员(三等功荣立者),带着全连干部战士的期待与嘱托千里迢迢去北京参观竣工不久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至今虽然已过去44年了,但当年那激动人心的幸福情景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每当想起它心中的敬意便油然而生……。
1976年9月9日,秋风含悲,一颗巨星陨落于中华大地,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举国恸哭、举世哀悼。无情的现实,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难以接受。心想,我们天天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怎么突然间离我们而去呢?几天后,部队集中到三天门留守处礼堂举行悼念仪式。礼堂内庄严肃穆,哀乐声,哭泣声弥漫整个礼堂。尤其一些干部家属一边抽泣,一边情不自禁地念叨:“毛主席呵,毛主席,我们怎能没有您!没有您我们怎么办?……”悼念仪式结束了,但她们悲痛欲绝的情绪丝毫未减,走出礼堂,在外面的草地上相互依偎号啕大哭。一旁的我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哀痛,眼泪啪啦、啪啦地流了下来……
正因为亿万中国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那种炙热的情感,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决定:保留毛主席的遗体,兴建毛主席纪念堂,供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瞻仰。
一天傍晚,吃过晚饭,准备洗澡的我突然接到通知,让我准备行李马上动身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使我惊喜万分!这不是做梦吧?!一会儿,田副指导员催促我:“小刘,快点,轮船已发动了。"这时,我意识到消息确定无误。于是,匆匆打点行李穿上刚发的新军装赶了过去。上了轮船,田副指导员告诉我:“毛主席纪念堂建好了,已正式开放。因为兴建中驻京部队出了力,流了汗。中央安排驻京部队挑选代表优先瞻仰。我们铁道兵13师(首都师)同样功不可没。咱留守处是团级单位,师首长没有忘记我们,给了一定名额。今晚赶到留守处和那里的代表会合,明天拂晓出发。”
听完田副指导员的一番解说,我的心情越发激动,仿佛在提炼情感的赤诚,仿佛一觉醒来喜从天降,思想的炉火在熊熊燃烧。我开始感到了,上京意味着祟高的奖赏,上京意味着人生梦想得以实现。不知不觉到了湖州码头,留守处的车早已停在那里,我们下了船乘坐吉普车到了三天门留守处,工作人员安排我俩住部队临时招待所,首长叮嘱我们早点休息,明天6时出发。说是早点休息,可哪里睡得着!这美梦般的好消息完全占据了我的睡意,这一夜我辗转反侧、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毛主席这个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令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闻风丧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无比敬仰爱戴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刻的络印。从呀呀学语开始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毛主席”!会识字的五个字就是“毛主席万岁”!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东方红》。“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这些话语时刻充塞在我的脑海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毛主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毛主席为了劳苦大众得解放牺牲了6位亲人。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这一代人。到了部队,经过一次次的政治理论学习,对毛主席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懂得了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而我们心中这位伟人几十个小时后将呈现在我的眼前。
能见着伟人毛主席,在我们村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我最小的姑姑。她是1966年读中学时与千千万万红卫兵浩浩荡荡赶赴北京接受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记得回来时,我问她见到毛主席没有?她说:“见到了,可是距离很远,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只看到主席穿着军装的头部”。而我这次上京是以人民子弟兵的身份,将从主席跟前走过,意义非凡。到了北京见到毛主席一定要给他老人家敬个军礼,说说心里话……。唉!我越想就越兴奋,越兴奋就越不能合眼。不知不觉东方露出鱼肚白,心想抓紧睡一会吧!可是还是睡不着,干脆起床洗漱,收拾好行李做好出发准备。6点整我们准时出发,随我们上京人员共10人,其中两位女兵小彭、小石,由刘副政委带队。他招呼大家上了一辆解放牌大卡车。上午10时我们按时到了南京。
进入南京城,繁华美丽的城市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大家情不自禁的感叹,南京不愧为六朝古都。而我最欣赏的是高大挺拔、形态相似的法国梧桐,直立在大街和道路两旁,俨然像一排排卫兵,又像一行行婀娜多姿的礼仪小姐张开笑脸,夹道欢迎,加上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上午11时我们登上南京开往北京的列车。大概是头一天晚上没休息好的缘故,加上列车有节奏的颠簸摇晃,不久我便睡着了。
列车经过一天一夜的运行,第二天上午10时抵达北京站。这时已经跨入新的一年、即1978年元旦。出了站,我做了个深呼吸,北京啊北京!共和国的首都,让全体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带着对您无尽的思念和向往,今天我终于来了,来探望党中央所在地,来向您汇报基层官兵的点点滴滴,表达基层官兵对您赤诚的热爱!
严冬的北京零下好几度,初来乍到的南方人颇感寒冷,但想到就要见到无比敬仰与爱戴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心里就像一团火热乎乎的。下午3时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我身着崭新的军装,整理好军容风纪,带上参观证件从崇文门旅馆出发来到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前。啊!好宽敞呀,仰望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堂为柱廊型正方体,雄伟挺拔,庄严肃穆,颇具民族特色。地面铺设的灰白色正方形天然石材,特别豪华亮丽。当我们抵达时,驻京部队陆、海、空指战员早已在这里等候进场,正好每人站一块地板砖,队伍非常整齐,俨然像三军仪仗队。横看、纵看、斜看都是整齐划一,显得特别庄重威严。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我们站到了队伍里。随着总参一位首长一声令下,队伍缓缓有序绕过数圈后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门前。纪念堂巍峨壮丽,正面镶嵌着由华国锋主席亲笔题写的“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金色大字。步入大厅,正中安放着汉白玉雕塑毛泽东同志坐像,展现领袖亲切慈祥、栩栩如生的形象。背景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巨幅绒绣壁画《祖国大地》,展现伟大祖国锦绣壮丽的河山。我们走过猩红的地毯,将事先准备好的花束献到主席塑像面前,在千千万万束鲜花的映衬下,敬爱的毛主席越发显得高大挺拔。使我不由想起毛主席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飒爽英姿。默默地我们深深地鞠躬、再鞠躬!然后轻轻地转过大厅走进陈列主席遗体的大厅。殷红的地毯中央停放着主席遗体的水晶棺,水晶棺中毛主席的遗体上面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神态安详、静静地安卧在鲜花丛中。 我缓缓绕场一周,神情凝重地注视着主席的遗容:毛主席面容与平时在电影里的他稍瘦多了。能够想象这位伟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怎样为中国革命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于是,我含着泪花默默地对主席说:“主席,您好!我们千里迢迢从祖国的江南来看您了!我们世世代代想念您!一定继承您的遗志,将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瞻仰厅里,尽管很多人,但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小心翼翼,那样屏声静气,唯恐惊醒沉睡着的伟人。离开时,大家都深深的致敬、默默地流连忘返,双眸倾诉着对他老人家无比的敬爱……
走出纪念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会作诗的我居然灵感闪现,吟诗一首:一声咆哮驱鬼神,华夏雄狮谁唤醒?东方巨龙毛泽东,雄图大略引众擎。挥刀横扫天下敌,开创伟业闻世名。而今领袖登仙境,民族复兴告英灵!
结束了纪念堂的参观,留守处领导考虑我们来一趟北京不容易,批准我们在北京逗留五天,自由活动。这五天里,我游览了北京的主要名胜古迹,在天安门前留了影;去了铁道兵兵部、总参谋部;抽空到昌平看望了13师62团的部分同乡战友,拜见了我新兵连的老连长余长胜,体验了施工连队的战斗生活,彼此其乐融融。老连长见到我喜出望外,待我象亲人一般,绵绵细语,嘘寒问暖,还特地交代炊事班做最好吃的款待我,返回北京还安排车辆让我老乡陪同前往,真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返回北京城,我在同乡的陪同下拜访了本村从未谋面的原东江纵队老游击战士吴述莲伯伯,还见到了他的养子毛毛(儿童时一块玩耍的好伙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带着崇高的敬意上京,满载幸福喜悦归来。北京之行,我穿着这件65式军装度过了人生最愉悦、最幸福、最荣耀的时光,了却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心愿。在以后的日子里,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无论多么坎坷、曲折,只要想到北京之行,想到我这件不同寻常的65式军装,再苦再累心也甜。
我将一如既往把它珍藏好,一代一代传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编辑: 老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