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道兵文化 > 信息聚焦 > 联系我们
一个指挥长的拉林铁路纪事(4)
作者:李康平
发布日期:2023-09-13
浏览:

 

一个指挥长的拉林铁路纪事(4)


李康平


 



  在雪域高原盛开着一种美丽的花朵叫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藏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就是花儿。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长期以来一直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中铁十一局拉林铁路工程铺架队的职工们说,拉林铁路是为西藏各族人民致富的幸福路,因此,我们铺路架桥是铺架在格桑花盛开的路上。

  拉林铁路是从拉(萨)日(喀则)铁路的协荣站引出,穿过嘎拉山隧道向东进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因此,协荣车站是西藏唯一的一个两条铁路相交的车站。协荣站因所在地协荣村而得名,因此,协荣村也就有幸成为藏区唯一的三个方向都有铁路的藏族村庄。

  协荣村最早见证了拉日铁路建成和盛大通车的藏族村民,同样一如既往地盼望着拉林铁路的修建。因此,当拉日铁路的建设者前脚刚刚离开协荣村,藏族群众又迎来了拉林铁路的建设者。中铁十一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就建在协荣村的协荣火车站旁,协荣村村委会主任扎西带着藏族村民给新来的邻居献上了圣洁的哈达,表达藏族群众对筑路人热切的期盼和吉祥的祝福,他们像当年曾支持拉日铁路建设那样给予拉林铁路建设以最大的支持。

  中铁十一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的车辆出入必须穿过协荣村道,协荣村大力支持,绿灯放行,畅通无阻;

  铺架工程建基地和制梁场需要征用协荣村土地,协荣村大力支持,一次征用400多亩建设用地;

  当年为支持拉日铁路建设,当地开建了三家砂石场。拉日铁路建成通车之后,为了环境保护已经陆续关闭。现在拉林铁路建设需要砂石建材,协荣村大力支持,重开砂石场,满足拉林铁路砂石料供应。

  拉林铁路地处雪域高原,高寒缺氧导致内地工人上来一时不适应,工地现场一时人手不足,协荣村大力支持,组织动员青壮年劳务工上工地,直接参加拉林铁路建设,还动员村民车辆直接为工地跑运输。

  曾参加过拉日铁路建设的村民扎西说:“拉日铁路建成通车,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你们现在又来我们村修拉林铁路,更大的甜头还在后头呐!”

  村民巴桑说:“你们几千里路那么远地从内地跑到高原来,为我们修致富路、幸福路,我们不支持谁支持,我们不参加谁参加?”

  这一切的一切,令指挥长吴启新和中铁十一局的职工们很感动,多好的藏族群众啊!他们唯有早日建成拉林铁路来回报藏区人民群众。他们还能做得更多、更好!

  刘琼村藏族村民巴桑的小孩得了白血病住进了医院,一分部项目经理郑典明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动员职工捐款2万多元,派人送到孩子的病床前表示亲切慰问,安抚巴桑好好给孩子治病,早日康复。

  隆巴村有个也叫巴桑的贫困户,家贫偏遭屋漏,修房钱又不够,正为难之际,郑经理带着项目部的车,给巴桑家拉去了两吨水泥,扶持他修房,还将屋前的村道帮助硬化1000多米,便于村民出行。

  协荣村有块洼地常年遭水淹不能耕种,一分部知道后,项目经理郑典明安排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开上挖掘机帮助协荣村平整出百余亩能够耕种的好耕地,到了油菜花开的季节,大片艳黄色的油菜花成为协荣村的一景。

  中铁十一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也要求项目部在施工中尽可能多地为当地藏族群众提供工作机会,作为就业扶贫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两个项目部共聘用当地藏族劳务工300多人,采用当地村民提供的8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和130多辆运输车辆,每年能为藏族群众增加收入一百多万元。

  2017年5月的一天,高原上正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中铁十一局宣传小分队来到拉林铁路工地慰问职工。吴启新特意安排,请宣传小分队到协荣村为藏族村民慰问演出,能歌善舞的藏族村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纷纷主动走上台来,和筑路职工一起又唱又跳,好不热闹!

  欢乐的锅庄跳起来,

  动人的藏歌唱起来。

  美丽的天路修起来,

  幸福的生活好起来!

  此情、此景,其乐融融,最完美地诠释了“路地携手共建美丽天路,汉藏一家同歌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
 







 

编辑:向日葵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