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甲申【京城铁军展雄风】 连载 十七
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
京城铁军从1964年底铁道兵第12师组建,1976年1月改隶为基建工程兵,到1983年7月1日集体转业为北京城建集团,在京城奋战了18年半的时间,圆满的完成了建设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519”重要战备工程;抢险救灾;市政交通工程;水系治理工程;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院、剧场扩建改造工程;工业厂房、居民小区工程和大型政治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为国家和北京市的建设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原北京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孙志杰回忆说:
“我从16岁参加新四军,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曾在总参、总政机关工作过。中央领导同志对一个工地、一个部队多次批示、视察并不多见。”
一、铁道兵时期
1、 上世纪60年代,铁道兵第12师建设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一期地铁),毛主席在1965年2月4日作出重要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这个重要批示,后来成为全国基本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2、1965年7月1日,朱德委员长、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北京一期地铁开工典礼,挥锹铲土奠基。
3、1970年6月2日,周恩来总理在听取铁道部革委会主任杨杰关于北京地铁二期工程汇报时指示:二期工程的施工力量统一由铁道兵领导,整编为军队。
二、基建工程兵期
1、1966年组建基建工程兵时,周恩来总理作出:"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一旦有事好处无穷。"的重要批示,成为基建工程兵部队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
1969年8月28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出席基建工程兵总结整编试点经验座谈会和全国卫生系统学习班的同志,李先念副总理参加接见。周总理说:工改兵好嘛!这件事在毛主席那里讨论过。把施工队伍改成军队,年轻力壮,不带家属,一旦有事,还要搞抢修嘛!敌人来了破坏它,有破有修。你们工程部队,大有前途,前途无量。
2、华国锋视察零五工地
1977年10月10日上午11点45分,基建工程兵北京市办公室所属的53大队(原铁58团)3中队在零五工地施工(战备工程项目)。11点57分,正值工地午饭开饭之时,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战士们,突然看到华国锋主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健步来到工地视察。了。看到身材高大、面容慈祥的华主席,一股暖流涌上战士的心头,一个个欢欣鼓舞,激动万分。
华主席走到战士黄跃渠面前,亲切地问他:"吃的啥菜?",小黄腼腆的回答"炒白菜"。华主席又微笑地问站在旁边的战士梁万生:"你穿的便衣呀?",小梁回答:"是工作服"。随后,华主席又问:"你们是基建工程兵吧?"大家齐声回答:"是"。这时,华主席又走到战士张海军面前,亲切地问他:"你碗里盛的是什么?"小张回答:"是玉米面汤"。华主席低头看了看说:"是稀饭"。当看到战士王建忠手里的饭盒时,华主席又问:"是土豆吗?",小王回答:"是土豆和馒头"。战士孙宪锁凑过来说:"上面是馒头,下边是土豆"。华主席又仔细看了看说:"啊,是土豆和馒头"。接着,华主席又问大家:"饭是从城里送来的吧?",大家说是从故宫送来的。华主席关切地问:"从故宫送到这里要半个多小时吧?",站在一旁的司机高鹰闽回答说:"抓紧点需要30分钟",华主席关心地问道:"这么远饭菜不就凉了吗?",大家说:"有保温,不凉"。这时,华主席又走到送饭用的饭盆菜盆前看了看,打着手势说:"在这里搭个灶行不行?",停了一下,他又说:"能不能想个办法?",当战士们回答,饭菜都用棉被盖着那,不会吃冷饭时,华主席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向大家招招手离开工地。在华主席和战士亲切交谈中,随行的工作人员拍下三张难忘的照片。
华国锋主席亲临工地视察部队,十分关心战士冷暖的消息,很快传遍各部队,使北京市办公室的指战员工受到极大的鼓舞。特别是幸福地看到华主席的56名战士,更是无比激动。他们说:"华主席日夜操劳党和国家的大事,还时刻惦念着我们这些普通战士,亲临工地,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华主席真是和我们革命战士心连心啊!"53团3中队党支部收到报告后,立即召开支委会,军人大会和座谈会。会上,请在场的战士畅谈见到华主席的幸福情景。一致表示:一定要把华主席的亲切关怀,化作圆满完成战备施工任务的巨大动力,来回答华主席的亲切关怀。党支部认真检查了前﹣-阶段的工作,以更高的标准,修订了学大庆、学"硬骨头六连"的规划措施,并决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检查自身工作的新起点,尽快把中队建设成为大庆式的基本建设突击队。
支队和大队党委,也都在华主席视察工地之后,分别召开了党委会和常委会。到会的同志们说,华主席日理万机,在百忙之中,亲临部队视察工地,这不仅是53大队3中队全体指战员的光荣,也是我们支队和基建工程兵,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无尚光荣。大家表示,一定要以华主席亲临工地视察为工作动力,进一步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学大庆、学"硬骨头六连"活动,为建设大庆式的基本建设突击队而奋斗。
对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巨大鼓舞,为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创建弟一流的基本建设突击队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3、1977年10月24日下午,华国锋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韦国清、乌兰夫、方毅、纪登奎、苏振华、吴德、余秋里、张廷发、陈锡联、耿飚、倪志福、王震、谷牧,中央军委负责人粟裕、罗瑞卿,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出席基建工程兵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使到会代表受到激励和鼓舞。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见下图)
4、邓小平视察框架轻板试验性建筑
1979年8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在谷牧副总理陪同下,视察了基建工程兵第9支队51大队承担建设的框架轻板试验性建筑楼。这栋新建筑是由国家建委和建筑材料工业部投资建设的。工程于当年的4月18日开工,7月15日就交付了建设单位。
51大队为了保证工程优质高速的完成,还专门抽调了一批土建和装修的技术骨干。参加施工的指战员坚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顶烈日、战高温,艰苦奋斗,只用了80天的时间(包括生产构件在内)就全面完成了建筑面积725平方米的框架轻板建筑楼(楼高四层)。这栋试验楼具有自重轻,整个建筑每平方米仅重300多公斤;联结能力强,按设计,该楼能抗烈度为8度以上的地震;建筑面积利用系数高,内外墙均比其它建筑的墙体薄,可提高平均利用系数的6%施工简便,每层构件只有18根柱子,10块楼板,4榀边梁,14块外墙板,两跑楼梯和一个平台。另外,施工现场实现了干作业,取消了砌砖、抹灰这些传统作业方法,避免了扬尘和环境污染等特点。这些特点充分证明:框架轻板结构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新型建筑,符合基建战线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改革墙体的"三化一改"的要求。邓小平副主席看了这些房屋很高兴,他说:我们要尽快把新型轻质建筑材料工厂办起来,要大批生产。他还对这些房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要求一定把质量搞得好上加好。邓小平副主席亲临建筑工地视察,对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的广大指战员鼓舞很大。他们立即总结这一工程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改进不足之处,为在年内的10月份国家建委、建筑材料工业部召开的参观、推广会议做准备。
邓小平还在之后参加了北京指挥部及转业后的企业承建的电子对撞机开工奠基。
5、华国锋主席视察"雪山铁九连"
1980年元旦的下午,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和北京市市长林乎加,基建工程兵党委书记、主任李人林等同志陪同下,一同乘大轿车来到曾被铁道兵命名为"雪山铁九连"的基建工程兵51团9连承建的北京汽车修造六厂工地,和干部、战士、职工、家属一起欢庆元旦。(见下图)
领导们下车后,51大队大队长张延堂快步向前,敬军礼,作了报告。然后,华主席一﹣同指战员握手,互致节日问候。中央领导的到来受到9中队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基建工程兵51团(原铁道兵56团)9连,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荣誉单位。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参加中尼公路建设,逢山凿洞,遇水架桥,屡建战功,1964年被铁道兵授予"雪山铁九连"的荣誉称号。
1976年九连改编为基建工程兵后,继续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努力为首都建设作贡献,1977年被国家建委评为"大庆式标兵"单位。那一年,他们承担北京市汽修六厂“勤和祥龙别克”,是为修理进口汽车而建设的工厂。该工程由综合车间、生活楼、科研楼组成,建筑总面积4344平方米。工程于1978年4月开工,1980年8月竣工。
华主席一行察看工地、连队食堂、战士宿舍,在战士宿舍里,华主席摸着战士的被褥,询问冷不冷,和战士们拉家常。之后他来到中队会议室,落座后便同指战员们一起座谈。
华主席首先亲切地说:今天是元旦,来看望基建工程兵的同志们。华主席询问了这个连队的历史,当这个连队曾在青藏高原施工,获得"雪山铁九连"荣誉称号时,华主席很高兴地说:看过你们的材料,你们是一个有光荣历史的连队。华主席又问到连队施工生产的情况,中队长康举林回答说:我们今年担负的任务是修建北京汽修六厂,这是一个主要承担各国使馆汽车修理的工厂。去年全中队完成建安工作量10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6280元。华主席还问职工史道选同志,你是哪里人?多大年龄?在基建工程兵干了多少年?史道选同志一一作了回答,华主席满意地点点头。华主席还向大家谈起了东欧国家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基本建设的情况。他说,你们要研究基建工程兵的特点,注意多培养一些专门人才,可以办一些学校。另外,装备问题也要研究一下。华主席非常关心干部、战士的生活,问大家有什么困难,粮食够不够吃,每月能吃多少肉,是不是自己养猪种菜,中队干部都一一作了回答。座谈会结束后,华主席欣然挥笔为9中队题了词:"认真执行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方针",走出会议室后,同中队部分指战员合影留念。(见下图)
第二天,首都的各大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华主席亲临基建工程兵部队视察,在元旦给京指挥部的指战员拜年,使大家受到巨大鞭策和鼓励。同时,对全国的工人、农民,全军的指战员也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指挥部各级党委分别召开党委会,传达华主席视察部队的喜讯和他对部队建设的重要指示。座谈在进入80年代后,如何以华主席视察部队为动力,鼓实劲、做贡献,为国家的四化建设添砖加瓦。大家一致表示,华主席视察"雪山鉄九连",不仅仅是对一个有光荣历史的连队的节日看望,而是对北京指挥部全体指战员工的关怀和爱护。必将极大地激发指战员工建设四化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使部队建设和施工生产有一个新的飞跃。
在座谈中,大家重点就贯彻基建工程兵的十二字方针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党中央、毛主席在基建工程兵建军初期,确定了"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十二字方针,这是从国家的形势、部队的性质、担负的任务所确定的。华主席的题词再一次对基建工程兵十二字方针的正确性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参加四化建设的基建工程兵指战员工的殷切期望。坚决贯彻十二字方针,是我们今后长时期的工作方向。部队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端正思想,不断提高对十二字方针的认识和理解,在认真执行上下功夫,花气力,狠抓部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不断创造优异成绩,绝不辜负党中央、华主席的殷切期望。
各单位在传达学习中,结合学习当年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的元旦社论,找出部队建设中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指挥部党委还结合年终总结,研究制定三年规划,把创建成为第一流的基本建设队伍,作为广大指战员工共同的奋斗目标,把华主席的期望,党中央的号召,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为首都的四化建设作贡献。
6、胡耀邦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福寿岭路,原为国际学生联合会亚洲学生疗养院(简称亚疗)。该扩建工程由手术楼、两栋宿舍楼、锅炉房共4个单位工程及外线工程组成,全部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12116平方米。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51团承建。工程于1979年12月开工,1981年12月全部竣工。整形医院的手术楼设计先进,设备齐全,是国内第一个大型的整形手术楼,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担负此项目施工的51团在施工中组织150多名瓦工比武竞赛,比速度、比质量,使结构工程提前完工。
整形医院的扩建工程从一开始就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关注。手术楼提前竣工后,胡耀邦在1980年12月24日对《关于北京整形外科医院手术楼提前竣工移交的情况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建设整形医院工程队的工作做得很好。整个工程可以今年底完成,进步很大,我向你们祝贺。祝贺你们各级党的组织,提高了战斗力。祝贺战斗员发扬了工人阶级坚信组织的主人翁精神。希望你们进一步提高全体人员的思想觉悟,增强纪律性,掌握先进技术,在新的一年中为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务院副总理兼基建工程兵政委谷牧批示:要"组织好对胡总书记批示的传达学习,把部队的干劲进一步鼓起来,争取明年对四化建设做出更优异的成绩。"
兵种党委及时传达了胡耀邦总书记的批示,指挥部立即召开常委会和党委会,研究部队传达学习胡耀邦总书记重要批示的意见,通过座谈讨论深刻领会批示精神。之后,又召开指挥部三级干部会议,兵种副政委黎光同志到会并讲话。
三级干部会议后,各支队、团和直属单位也相继召开党委或常委扩大会、干部大会进行传达贯彻。尔后,指挥部常委分头听取各单位的汇报。各单位对传达学习很重视,抓得紧、行动快、收效大。经过指挥部党委研究,决定由指挥部主任黄英夫为组长,深入到51大队整形外科医院现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大家一致认为,胡耀邦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是对基建工程兵的极大鞭策和鼓励,他提出的几点希望,对部队建设很有针对性,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落实批示精神,在胡耀邦总书记批示的激励下,各部队掀起了施工生产的热潮,到年底完成建安工作量19167.61万元。兵部在整形外科医院现场召开了大型总结表彰大会。
中央领导对铁道兵、基建工程兵的亲切关怀,对部队和全体指战员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是推动部全面建设、完成施工生产等任务的的巨大动力,也是部队改工后谱写新篇、再创辉煌的精神力量!
(本文根据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历史资料整理)
编辑:开门见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