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道兵文化 > 信息聚焦 > 联系我们
都城劲旅岁月如歌(之七)
作者:于庆谦
发布日期:2024-04-17
浏览:

  

 

都城劲旅岁月如歌(之七)
——纪念堂工程的印迹



       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逝世后,党中央作出决定,修建毛主席纪念堂。这项工程始于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一九七七五月主体竣工,历时半年多,建设者怀着对伟大领袖的深厚感情,夜以继日地奋战,压缩工期,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建设者来自首都六建等高端的专业队伍和解放军工程部队。成立了以时为国家建委主任李瑞环同志挂帅的总指挥部,地方和部队各自设立分指挥部,我们师(支队)也成立了现场指挥所,座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用轻质发泡砖和楼板砌筑搭建而成,四栋砖房南北纵向整齐排列,围墙构成独立院落,参加建设的各团派人员入驻,我受首长指派驻现场指挥所工作。

 


毛主席纪念堂工程参建纪念章       

 


       参加表彰大会出席证件


       奖状


奖章

 

       回想起来那段经历,实在令我难忘,我曾多次现场驻寨,但唯有此次印象最深。单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也是全军独一无二,立足天安门广场,如此经历,难得一遇,实属罕有,可谓是天下第一指挥所。这里的日常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不知何时会来哪个层级的首长索要数据,所以我须每天都要实时掌握工程进度,进场兵员数量,完成的工程量等等,开始阶段心里总是提心吊胆地做事,如履薄冰。
       时间一长,才感觉到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首长们态度都很温和,善解人意,即便有时出点儿差误,也能帮我打一打圆场,免得我脸面上难堪,甚至耐心地等待我重新核对拿出新的数据来。在那个特殊的阶段,我接触最多的是胡长富副师长和我熟知已久的叶锦棠参谋长。他们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起工作来不要命,地地道道的实干家。
       他们一天到晚坚守在工地上,风尘仆仆,风餐露宿。和众多参建者一样,都怀有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颗赤诚之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下工程施工,冬夜里身不离现场,一顶安全帽,一只手电筒,脚趟泥泞,置身支护缝隙穿行在狭窄的空间。钻排架,查通风;支模板模具,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把关平整度;钢筋织网叮嘱带队指挥员,切忌绑扎点焊出漏点,纵横结合要紧密;混凝土浇筑斜面接茬是关键,层次渐进不敷衍。地面结构施工,攀高视察作业面,工序衔接紧凑抢时间,合理布阵排干扰,力保工期不迟延。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环环立下军令状,奖惩分明无情面。要求所属部队务必把纪念堂工程做成一流建筑精品,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部队担负的地下工程和地面主体结构西北一角,验收全部优良等级,受到总指挥部的嘉奖和好评。
       提起胡副师长(时任71团团长),当年不到五十岁,山东人,上中等身材,方脸庞,眼睛虽然不算大,上方却佩着两道浓重的眉毛,显得烁烁精神,有时板起面孔来,目光犀利,煞是威严。自开工以来,他几乎就没离开过工地,身边总是带着他麾下的各位营长。常常在夜深后回到指挥所里来,研判施工方案,摆出一连串的问题,质量、进度、安全。他要求大家提看法,拿意见,掏出他的老花镜和日记本,认真倾听别人的汇报,然后是排兵布阵,摊开图纸圈圈点点,拍桌定案。
       胡副师长的烟瘾很重,看他在研究工作思考问题时,吸烟一支接着一支,动作娴熟,一手掏出烟卷送到嘴边,一手持火柴瞬间点燃。研判会上,总是边听边说边吸烟,一场会议下来,看那办公室里的人们个个像神仙,腾云驾雾在云端,如同游历在仙境一般。
       他很简朴,也喜欢饮酒。可能是工程部队常年风餐露宿的野外生活需要驱寒祛湿养成的习惯。研判会后往往已经到凌晨,饿了就让我去食堂弄两个火烧,一碟花生米,一碟咸榨菜,就着自备的散白干儿下肚。胡副师长的散白干儿灌在军用水壶里,放在我的办公室寄存,用起来及时又方便。所以他忙碌一天后三更半夜常到办公室里来光顾他的火烧充饥,就着花生米,喝上两盅他的散白干儿。
       用现在的词汇形容胡副师长,他很竞业。指挥所里半年多的密切接触,留给我的印象深刻,他的身体像是铁打钢铸的一般。走路挺胸昂首,脚步敏捷轻盈,军姿威武严肃;指挥亲临一线,扫视一圈便成竹在胸;夜以继日操劳,不曾见过他露出倦容。毛主席纪念堂工程,我亲历过他多少个不眠之夜,部署任务时总是信心满满,气魄非凡,字字铿锵,侃侃而谈。
       再说说叶参谋长(时任四营长),年四十多岁,浙江金华人。中等身材,操江浙口音,普通话讲的很不流利,说一口浓重晦涩的浙江话,刚接触时他的语言我多有不懂,又不敢追问,只好假装明白,慢慢地琢磨着分析理解。谁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知不觉中,很自然地消除了交流障碍。他浓眉秀目,黝黑的脸庞,常常保持一副庄严的神态,乍一接触总令人顿生畏惧,时间久了,便觉察到他原来是一位善解人意,关怀下属的热心肠。他也是一位军政素养响当当的优秀指挥员,全营上下无不钦佩敬仰尊重。
       我从入伍到部队裁撤的十三个年头里,他是我接触时间最长的首长,在他身边工作足足五年有余,我了解他,他更了解我。他对我关爱有加,从日常琐事到立业成家,他都曾主动过问,给我出主意,参考利弊,帮助我释疑解难。我在工作变动要离开他身边时,曾心存不舍,进退两难。
       纪念堂工程他肩上的责任很重,因为工期紧,要求高,集中全营兵力投入,每一项作业,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他都熟记于心,所以全身心扑在工程现场上,我随其左右,感到体力不支,身心疲惫,眼睛熬得 通红,脸颊变得消瘦,我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这毅力来自于参谋长的言传身教和影响。
       指挥所里,工作在首长身边那段难忘的经历,锻造了我的意志,体察到他们身上饱满的革命热情,人民军队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们的工作态度、处事风格不仅影响着我的过往经历,也塑造了我的人生格局,在后来几十年的日子里,他们那种执着的工作态度都鞭策我不畏风雨,不怕困难,勇毅向前。
       这两位老首长目前都已相继离世,深埋于我心中的是深深地思念。他们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镌刻在脑海中。
       作者:于庆谦 2024.3月写于北京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