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投稿
铁道兵文化现象浅议—沙明

铁道兵文化现象浅议
沙  明


        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都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和支撑,铁道兵的文化做为铁道兵精神的血脉,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与文化紧紧相连,文化现象多种多样,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某段时期的智力程度、生存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铁道兵从诞生之日起,就有自已独特的铁军文化。解放战争时期大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抗美援朝前线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和平建设时期,背上行装扛起枪,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志在四方、艰苦奋斗,大地描彩虹,一句句铿腔有力的口号和一首首豪迈激情的赞歌,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探讨铁道兵的文化,我个人认为,它除了与社会上的文化有共同点外,它还有着自已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现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为突出。它是在铁道兵精神下派生岀来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责任感。石家庄铁路技术职业学院田明山教授在《论铁道兵精神与铁路高职文化建设》中阐述了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其时代价值就在于他具有支撑条件、行为准则、时代内涵和精神品格。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铁道兵的历史,它的性质任务注定了他是一支勇于吃苦,冲锋在前的开路先锋。朱德元帅称赞他是人民铁军叶剑英元帅褒扬他“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在那艰苦的环境中,铁道兵精神催生了铁道兵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伟大的时代,火热的战场,沸腾的生活也为铁道兵文化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写之不竭的源泉。我们不会忘记,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的精神食粮十分丰富。一张铁道兵报,一本志在四方的杂志诗集,我们爱不释手。一块黒板报,一封表扬稿,让我们驻足观望,议论不己。一场露天电影,我们往返数里乐此不疲。一场演出,我们津津乐道,品头论足。我们的连队更是文化活动的搖篮,任河中拉纤,我们没有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的浪漫,我们有自已的纤夫小调,我们的战友不是诗人,也会触景生情,吟诗抒怀。我的战友王运季当年写下了拉纤的小诗至今让人感到如昨。睡山坡,背带系腰石上卧,夜半忽闻尖叫声。原是小包掉下河,瓦房吊厕屎尿堕,下面纤夫又奈何,裤管装粮再拉纤,只见屁股不见面。我的班长罗受河是个修理工,工作闲瑕诗如泉涌,他写到:修理工的一双手,老茧半寸厚,攥紧,一对铁榔头,伸开,两把铁扳手。扳镙丝一阵轻风,抡大锤山搖地抖……。多么豁达豪放。三线建设那么艰苦,我们基层连队的文化生活十分活跃。大家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我们编排的舞蹈《我是一个推土机手》还参加全团文艺会演,连篮球队、乒乓球队龙腾虎跃,充满活力。军营中的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生活状况,体现出艰苦年代军营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这种类似现在的草根文化,其实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也是部队官兵的一种思想感情的表达,折射出铁道兵战友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心理需求。

        事过境迁,1984年铁道兵告别军旗,组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铁道兵做为一个兵种虽然不存在了,但他的文化骨髄已融入广大铁道兵战友的血液中,他虽背影远去,军魂永存。一种怀念铁道兵,弘扬铁兵精神的文化重新复苏,一首广大铁道兵战友耳熟能祥的《铁道兵志在四方》如同吹响的集结号,把全国的战友们又重新汇集在军旗下。许多铁道兵老战友纷纷打开了封存多年记忆的闸门,用心、用血、撰写文章,出书纪念,素以敢为天下先的浙江战友,早在1998年率先在全国创办了传播铁军文化,沟通战友渠道的《联谊信息》报,现改名《中铁浙江》、广东战友陈建方最早创办了《铁道兵网》,湖南李匡勇战友办的《铁道兵家园网》,刘政湖战友办的《铁道兵战友网》梁志江战友办的《广东铁道兵老战友网》和各地办的区域性战友网站和战友博客都在为传承铁兵文化搭建平台。老战友们在网络中抒写着对昔日部队的留恋,对牺牲战友的缅怀。我看到老前辈、资深记者陈远谋写的《昔日铁道兵》喚起了我们对当年如火如荼战斗生活的回忆,宋绍明老师写的《铁道兵不了情》字里行间倾注着这位老战士对铁道兵的怀念之情,李世英战友写的《大巴山红杜鹃》战士钟洪锋的成长,是我们千百万铁道兵战友的真实写照。常志鉴战友自转体的小说《铁魂》记叙了作者在部队的军旅生涯,铁七师32团老兵谢新华三次重返成昆线,呕心沥血编印了《行走在云贵高原》的纪实画册,铁十师48团战友王迪诗书合壁,岀版了《再忆当年铁道兵》的书法作品集。四川战友段海燕主编的、反映铁道兵女兵风采的《苦乐年华》等作品,让我们从文字、图片中汲取了力量。我做为一名初中毕业的普通战士,一位文化的门外汉,凭着对那段历史的留恋,用笨拙的笔抒写着心中激情。从1995年至今,我曾4次重返襄渝线,先后编写了《魂系三线》、《圆梦襄渝》两本书,编著了以铁道兵一个连队发展成长为背景的《钢龙铁马》其中《钢龙铁马》是铁道兵部队唯一一本官写兵、兵写官、兵写兵的书,是唯一一本由宋维栻将军题名作序的书。还有许多类似《南国战歌》、《铁军雄风》《铁血丹心》、《战士.战火.战歌》等一批老战士们写的回忆录,让亲历那个年代事件的战友刻骨铭心。与此同时,一大批反映铁道兵题材的影视文化作品也先后搬上了银屏,把我们又带回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如抗美援朝的电影《激战无名川》、《铁血大动脉》让我们了解了战争的残酷和后勤保障的重要,反映成昆铁路建设的电视剧《铁色高原》让我们看到了路通人走的悲壮场面,纪录片《襄渝铁路》更是让我们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画面,看到了铁道兵战友逢山开路,永往直前的奉献精神。2012年央视正在开拍的《永远的铁道兵》讲叙着一个个战友成长的故事,正是这些反映铁道兵文艺作品的岀现,让人们走近了铁道兵,了解了铁道兵。

        纵观这种在新时期岀现的铁道兵文化热,我觉得这是必然,决非偶然。面对社会上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现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需要弘扬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最近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中央把文化发展当作是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可见它的重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何让民族的血脉在艰难跋涉的近代中国顽强延续、生生不息?如何让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竞争激烈的当代世界奇葩争艳、生机勃勃?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我们弘扬铁道兵文化,目的也是凝聚奋斗力量,传承铁军的光荣传统。

作者系:原铁二师七团机械连战士,供职于安徽广播电视台。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老铁之友文化工作室主办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四十号

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204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