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 朝阳
毛主席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教导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时隔77年,我党的两个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表述了同一个理念,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刻也未脱离人民群众,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光大,党的初心使命在党的旗帜上永放光芒。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次飞跃的共同政治特征。
这一特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普及和传播起到了非凡地推动作用。我国几千年形成的以封建思想为主体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到百年就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政治理念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根本经验和功绩。
我们的党之所以取得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国情和时代结合,与历史文化相融合,便于民众的接受。毛主席非常重视这种成果,他在总结红军长征时首肯了这一成果,明确红军长征是播种机,是宣传队。毛泽东思想全部精华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民本思想的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结合新时代中国实际,创造性的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赋予了新的使命任务。这是使我党永葆革命本色,永立潮头,不断自我革命,不断创造新伟业的动力和保障。
用唯物史观检视我党的历史,我们就不难理解:红军长征为何能克服千难万险,拖不垮、打不散、剿不灭;延安时,为啥一个放羊倌能自觉唱出《东方红》这个发自肺腑、响彻华夏大地的人民的共同心声;抗日战争,为何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可以在日寇的统治区立足、生存,取得胜利;解放战争,解放军为何以少胜多,战胜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为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互助组、合作社,建成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何能取得那么光鲜的惊世骇俗的伟大成就。这一切都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一切都为了群众而创造的奇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在三万多字的报告中,“人民”这个字眼出现不下百次,充分体现出这是报告的主旨。报告中讲了十五个大问题,通篇贯穿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展现了近期工作目标和远景宏伟规划,阐述了中国各个阶段的目标措施,中国的内外政策,有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这些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全党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动摇,团结人民,踔力奋斗,就会创造新伟业,党的二十大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够实现。
2022年11月10日 于北京